2008年的中国注定将成为世人注目的一年。年初那一场世纪冰雪阻隔了我们回家的归途。待到冰雪消融,鲜花盛开、春回大地之际。时间的脚步却在5月12日14时28分瞬间震荡、停滞,一场突如其来的世纪强震在神州传递奥运圣火的时刻不期而至,时间为之凝结、天地为之变色。8.0级的强震将四川省汶川、北川几乎在瞬间夷为平地。其震级之强、破坏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罕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下,毫无畏惧、义无返顾地投身到抗震救灾。
千里赴戎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来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军队,又一次奔赴新的战场。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紧急动员起来,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惧险阻、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一支支救援队、医疗队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奔赴四川灾区。
作为受党和军队培养多年的人民军医,在耳闻目睹灾区遭受空前浩劫之后,热血沸腾,我们当天就向科室领导表达了志愿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意愿,有幸成为第一批赴川抗震医疗队员,并加强到由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为主建立的第7分队。
出发当天上午,队员陈雄的岳父肉瘤复发,原定于第二天手术,为不影响抗震救灾任务,老人家决定当天上午9点手术,他知道,他的病已经晚期,可能等不到女婿归来的那天,但他乐观地对陈雄说:“安心去抗震救灾,如果我没有生病,我也会去灾区。我是老党员,我理解!个人事情再大是小事!我等你们凯旋”!陈雄的双眼模糊了,此时,灾区的人民面临着更大的灾难,更需要队员们的救治,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了灾区。然而老人最终未能等到女婿归来,于6月17日逝世了。
队员们从接到学校命令到集合奔赴机场,仅仅只有1个小时,来不及准备行装、来不及告别家人,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于5月15日凌晨3时抵达绵阳,7点30分到达抗震驻地——903医院。一路上见到的尽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灾民流离失所,只能蜗居于简易帐篷或汽车之中。
在903医院门口,我们见到的场面让人终生难忘:903医院的标牌摇摇欲坠,围墙边瓦砾成堆;门口的救护车排成长龙、警笛呼啸、警灯闪烁;武警和志愿者组成的担架队员如过江之鲫、穿梭不歇;马路上临时病房简陋之极(只有顶棚覆盖彩条编织布),棚内伤员席地而卧,拥挤不堪;周围人头攒动,一双双期盼、焦急、火热的眼光注视着我们。我们心急如焚!!!行装未整、征尘未洗、干粮充饥,我们立即投入到医疗分组和伤员救治。
战斗在前沿
余震吓不倒我们,困难阻挡不了我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迎难而上。根据战时医疗分组和分类、分级救治原则,我们立即建立战时医疗救治体系,使救治工作由原先的混乱无序转入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展开伤员救治工作。地震中大量的伤员是多发伤、复合伤,能否准确分类、分级至关重要。我们凭借平时战伤救治基础,准确分类、分级救治。在地震中,开放性复合伤员往往严重沾染,伤口令人触目惊心。
记得5月17日下午,我们刚到江油,救护车就送来了一位地震伤的患者,这位患者的小腿已经受伤几天,散发出一阵阵的臭味。大家赶忙打开被渗出物浸湿的敷料,一看小腿毁损、感染的程度已没有保肢的希望,护士报告体温已达38.6摄氏度。这时天色已晚,饥肠辘辘,也有人问是否明天手术,若明天手术患者就有可能因体温过高失去手术机会而改为抢救,也可能因为出现败血症而死亡。时间就是生命,立即手术!石松大夫、李强大夫也不顾一天的疲劳马上投入手术救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去除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毒源”,保住了患者的生命。 我们毫无畏惧,按照战伤救治原则,仔细清洗伤口、消毒。清洁伤口一期缝合,沾染严重伤口处理包扎后送、二期缝合。一批批伤员蜂拥而至,一批批经治伤员有序后送。无暇顾及额头上的汗滴、无暇理会饥饿引发的胃部痉挛。纵然双腿如灌铅般沉重仍然屹立在战斗岗位。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时间就是生命!!
在投入救灾的当天,我们就救治100多人次的伤员。针对小组的特点,我们组3名医生和3名护士进行分组,并安排值班制度,为保证战斗力的持续,我们安排适当轮休,每组人员每天工作17小时。正是我们通宵达旦地工作,医疗队共救治伤员300余人。经我们医疗组分类、分级收治住院的伤员170余人。
6月4日晚,狂风夹杂着暴雨又来袭击满目苍夷的灾区,看着在狂风中就剧烈摇晃、倒塌的帐篷,在暴雨中蜷缩着躲避的群众,心里涌起的是要与天灾斗争到底的呐喊。在医疗队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冒着狂风暴雨加固摇摇欲坠的病房临时帐篷,雨水和汗水湿透了我们的全身;这时,又接到出诊的任务,许硕贵大夫主动请缨,冒着风雨和危险去抢救那些来灾区重建而被倒塌的危房压伤的工人们。一路上,救护车的声音、公安特警车队的声音、武警消防车队的声音、狂风和暴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颇有战场的感觉,让人觉得,在这危难之时,即使自己受伤、甚至献出生命都是值得的……
当地的医务工作者由衷地赞许我们。流血流汗不畏难、全心全意为灾民。我们无愧于新时期人民军医的神圣称号。
坚强的意志
灾情重大,灾区百业凋零。我们到达驻地当天,903医院尚未恢复水电。医院建筑裂痕满布、危房处处。病人、伤员混居简易大棚,天是屋顶地是床,青枝绿叶作围墙。目睹此情此景,内心难以平静。我们席地而卧,与硕大的蚂蚁为伴;浑身虫咬性皮炎;没有水电,干粮果腹,能吃上一碗方便面不啻美味。但我们毫无怨言,以饱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艰苦生活斗争。和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每次到墙体满是裂痕、碎石遍地的卫生间,我们都满怀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豪情。进驻当地3天后,水电等逐渐恢复,医院逐渐转入正轨。当我们哆嗦着完成入川第一次冷水澡的革命“洗礼”,我们“引吭高歌”。饮食也日渐改善,但水土不服,医疗队多名队员腹泻不止;没有遮挡的帐篷高温潮湿,我们“享受着原始的桑拿”。但想到蜗居于灾民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我们何来理由要求生活环境的改善。唯有继续奋战、全心救治,为灾区群众多尽一份心力,才不负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不负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这一神圣称号。无情的震灾可以摧毁美丽的家园,但摧不跨中华名族不屈的意志。
生命的希望
医疗队员们在奔赴灾区前准备有限的时间内,仍不忘准备专业器材。在到达驻地当天,队员们得知当地妇产卫生体系遭受重创,没有病房、没有器材,没有产房更不要谈手术室。如何开展有效的妇产科工作,保障地震后母婴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严峻课题。经慎重考虑,报医疗队及当地医疗机关后,我们制订了一套详尽的方案来应对目前大灾状态下妇产科现状。首先,必需尽快建立妇产科专用病区,以解决女性患者的隐私问题。其次,必须争分夺秒完成应急产房以及手术室的建立。最后,尽快建立一整套妇产科患者的分类筛选、施治、后送体系。
没有病床、没有药物、没有器材。903医院和医疗队郑重决定由共产党员协同武警官兵,冒着余震风险、脚踩裂痕遍布的楼梯,从医院5楼病房抢运设备、物资、药品。同时配合医疗队、医院,对临时妇产科病区进行改建,床旁分隔,建立相对独立的隐私空间;重新建立临时产房及应急野战手术室。保证紧急条件下分娩及手术要求。
按照制定的原则,我们军民协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这些病人及孕产妇中,未出现一例并发症和后遗症。一个个病例有我们军民携手的默契配合,更饱含着军民鱼水的深厚情谊。
第一例剖宫产的病例让队员们终身难忘。由于地震,造成灾区大面积停电,电力部门职工日夜奋战在救灾前线,无暇顾及家庭。19日上午,医院送来一位孕妇,没有丈夫陪伴。询问病史,已经在帐篷中破水近12小时。问及为何没有丈夫陪同,产妇含泪告诉我们:丈夫是电力部门职工,已经进山抢修设施,3天没有回家,音讯全无。我们立即对产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胎头高浮、骨盆条件差,无宫缩。B超检查,双顶径10.0,羊水池为0。如何进行最佳处理,是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经大家商量决定,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经过严密组织、对临时搭建的手术室进行严格消毒后,由程护士长台上配合,孙玉明实施麻醉,陈雄主刀,为孕妇顺利地进行了手术,分娩一健康男婴,用时40分钟。当天晚上23点,得知喜讯的丈夫带着满身的尘土和疲惫赶到术后帐篷,见到母子平安,热泪满眶。为纪念这难忘的时刻,将孩子取名为“东方”。当地电视台得知这一消息,特将这事件在电视上滚动播放一周。是新生命的健康啼哭给保守摧残的灾区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命的亮色。
5月24日下午,队员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一台急诊剖宫产,正当要娩出胎儿的关键时候,突然脚下的大地突然剧烈颤抖,临时手术室的天花板嘎嘎作响,仪器设备东倒西歪,台下护士大叫“地震了!”,但是,患者和胎儿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陈雄大夫和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娩出新生儿,处理好新生儿,交护士抱出摇摇欲坠的手术室。家属流着热泪激动地说:“感谢医生,感谢解放军,地震了,你们仍旧不顾个人,保母子平安!”术后大家才知道是6.0级余震。但大家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不管情况如何,一定要保证母子平安!
难忘志愿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尽管灾区残垣断壁、无以家为,但灾区人民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念。他们的眼中,有悲伤但没有恐惧和茫然,闪动着的是乐观和自信。街头到处飘动的是红丝带,他们抛却忧伤,团结互助。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系上象征志愿者的红丝带,不计得失、默默无言,满腔热忱地投身救灾自愿服务,以自己的言行来帮助更需要帮助的民众。他们转运伤员、他们陪伴孤儿孤老、他们端茶送饭。和我们医疗队员交流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还能做些什么?
一条条红丝带连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给灾后的川北带来新的希望。若干年后回首,我们一定还记得他们:英勇、无畏、无私、博爱。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澎湃激昂不屈的热血。
军民鱼水情
地震无情人有情,军民鱼水一家亲!在到达903医院后,我们还没下车,医院领导就走上车为大家送来牛奶和蛋糕,一句“你们一路辛苦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903医院把我们安置在一块既安静又安全的地方扎营,而他们自己的职工全睡在马路边。每天有一大群男女老少志愿者为我们送饭;当我们吃饭时,一位不知名的中年男子端来了一大盆地道四川辣肉;每天早晨总有几位热心的大姐来帮我们洗衣服;中学生志愿者为我们提来了矿泉水;老奶奶为我们打来热水。每天我们都被灾区人民关心着爱护着,每一点一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真情。我们为灾区人民做的非常有限,而人民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无限的,大爱无言!
庄严的誓词
在此次抗震救援中,这样一句话语到处闪现着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英勇风范:共产党员跟我上!飘扬的党旗乘风猎猎,破浪的冲锋舟上有他,直升机上有他,筑路攻坚现场有他。为人民、为国家,共产党员无怨无悔。
5月23日晚,医疗队的6名同志宣读了入党志愿书,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或推迟婚期、或放弃考试、或不顾家庭,奔赴前线;不顾个人安危抢运物资、不辞辛劳精心救护。我们的激情被唤醒,我们的激情在燃烧!我们庄严宣誓:为人民、为国家、为党为军队,我们众志成城!!
无情的震灾虽然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却永远压不垮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