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秦永文
目前,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先心病治疗的首选,几乎100%的动脉导管未闭、80%的房间隔缺损、70%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通过导管介入治疗获得痊愈。国内能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超过300家,其中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例数已居全球前列。同时,作为对手术技巧和器械要求较高的一项技术,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也需要不断强调。
以超声心动做精确术前评估
在治疗室间隔缺损时,术前进行严格的评估非常重要。在常规病史、症状、体征的评估基础上,目前通常推荐使用较为简便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尖五腔心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左心室长轴非标准切面三个切面观察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这一经胸超声“三切面”法,界定了封堵器的筛选指标,减少了介入治疗的盲目性,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预测手术可行性,使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6%以上,同时有助于简化手术程序,减少患者痛苦。
依“象形”法个体化选择封堵器
在术前严格评估的基础上,要科学选择术中封堵器。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采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象形”分类法,将缺损分为管状、窗形、漏斗形和膜部瘤形,并据此进行相应形状封堵器的个体化选择。目前国内已有零边偏心封堵器、细腰形封堵器、对称形封堵器、全镍钛合金封堵器等多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输送装置可供临床选择。由于其更符合东方人的生理特征,它们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如我院在近几年有300余名接受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患者,他们从未出现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并发症。但国外封堵器引起该并发症的比例较高,有3.8%的患者需安装起搏器。
只要在术前超声检查室间隔缺损解剖形态、部位和大小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通过术中合理选择封堵器类型,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国内数据统计显示成功率达到96.45%,并发症发生率为2.61%,死亡率仅0.05%。
必要手术设备不要随意简化
尽管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适应证正在不断拓宽,但一些问题仍应引起重视。如在部分基层医院仅拥有小型C臂机,给操作带来不少麻烦;有的医院导管室不配备专用的超声设备,也会影响手术的开展。其他如缺乏高质量的多中心合作研究、远期随访、技术应用不够规范等问题也需引起同道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