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早老性痴呆有望实现活体诊断

2018-12-13 13:05:34浏览: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记者王雪飞)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射性药物研究中心首次应用可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新型显像探针,检
本报讯  (记者王雪飞)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放射性药物研究中心首次应用可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新型显像探针,检测到活体模型大鼠脑内的淀粉样蛋白斑块,使早老性痴呆在活体实施诊断成为可能。这项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中国药理学报》上。

  大脑的淀粉样斑块沉积是早老性痴呆的特征性病变。多年以来一直缺乏从活体患者脑组织中鉴别该斑块的方法,研究人员只能通过尸检脑组织检查来确诊。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尹端沚研究员领导的放射性新药研究小组,针对国际上使用AD转基因小鼠的不足,首次研制并成功应用苯并噻唑类结构化合物探针,借助先进的小动物PET成像设备,发现在患有淀粉样病变的大鼠模型上,该化合物在斑块部位浓集,与对照组大鼠形成强烈对比,从而使得病变容易被早期发现。据专家介绍,在疾病早期,早老性痴呆的许多病变相当轻微。如果此时能够通过扫描显像以检测出早期形成的斑块,不但可以尽早开始治疗,而且也可能在发生实质性损伤之前延缓或者终止斑块形成。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怀疑患阿尔茨海默病怎么办

上一篇:

“勿空想,多试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