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抗震救灾英雄谱:一名军队心理专家的庄重承诺

2018-12-13 13:07:23浏览:2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丁广阳潘正军本报记者唐先武   在地震重灾区什邡市,有这样一名军队心理专家:9所灾区学校聘请他为“校外心灵辅导员”;北大22

丁广阳 潘正军 本报记者 唐先武  

  在地震重灾区什邡市,有这样一名军队心理专家:9所灾区学校聘请他为“校外心灵辅导员”;北大22名志愿者请他当心理干预服务的“导师”;什邡市卫生局与他签订了为灾区培训心理骨干的5年规划;成都电台交通广播专门请他做灾区心理重建专题讲座……他以自己对灾区心理重建工作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就是南京军区心理干预小分队队长、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区心理科主任娄振山。 
  当一名永远的“校外心灵辅导员” 

  6月23日,红白镇帐篷学校里,该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钟思平把学校“校外心灵辅导员”的聘书交给娄振山,而娄振山也将一份份儿童的心灵档案交给钟思平。 

  “您一定要救救这个孩子,她已经13天没有开口说话了。”5月22日,在什邡市“楼外楼”受灾群众安置点,女教师邓丽焦急地向娄振山求助。这个孩子是红白镇中心学校六(二)班的小学生李玲嫒,地震中她不幸失去4个亲人,成为一名孤儿。 

  “孩子,别怕,把你当天的经历仔细说给伯伯听。”娄振山鼓励着小玲嫒,告诉她如果把自己情感封闭起来,把恐惧埋藏在潜意识里,时间长了,就会转化为心理疾病。“叔叔,我总感到楼房在摇摆,经常做噩梦……”小玲嫒断断续续地回忆,慢慢地揭开了她那颗自闭了13天的童心。经过娄振山4次跟踪心理干预,小玲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留一支永不带走的“心理干预分队” 

  在什邡市60米大街受灾群众安置点,有一个帐篷小学特别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小学的22位志愿者老师全部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可在帐篷小学开办的当晚,这些志愿者找到了娄振山:“这群孩子在地震中受到的心理伤害太大了,课时常上不下去。”第二天,娄振山来到了帐篷小学,给孩子们集体上了堂心理辅导课,情况大为改观。同时他每晚给志愿者讲课,认真分析孩子们的心理状况,传授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志愿者运用娄振山传授的知识和方法,给帐篷小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亲人实施心理疏导,效果很好。志愿者也尊称娄振山为“导师”。 

  这件事对娄振山的促动很大。受灾面积广、受灾人群多、心理问题多,心理专家少,这已成为灾区心理重建的一个突出矛盾。解决矛盾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为灾区应急培养一批心理干预骨干。 

  于是,他一边深入到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学校、村寨及医院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讲,一边与当地政府、团委、学校、受灾群众安置点协商,联合办班培养应急心理骨干。在什邡市志愿者协会的全力协助下,娄振山在居住地帐篷里开设了应急心理疏导培训班。如今,已先后办班22次,参训人员达400多人次。 

  “感谢娄主任的帮带与支持,为我们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心理干预分队。”6月21日上午,什邡市卫生局副局长刘静专门找到娄振山,双方共同签订了5年规划,承诺每年免费为灾区培训3—5名心理骨干。 

  架一座永不消逝的心理重建之“桥”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依然邀请到南京军区心理专家娄振山老师来到直播间,就灾后心理重建问题请他为我们作专题辅导……”从6月1日以来,借助成都电台交通广播节目,娄振山举办了“地震灾害后的心理重建”系列讲座。这是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回答灾区群众提出的问题,为扩大心理干预覆盖面做出的又一个创新之举。 

  娄振山心理重建辅导讲座随着“空中电波”飘进了一个个帐篷。至今他已举办了7次专题讲座,15次走进节目直播间,对5000多人次的听众短信提问进行了集中分析回答,并开展“一对一”个案咨询55例。同时,他还开通了两部心理热线电话,一部设在救灾一线,另一部设在杭州疗养院空勤疗养区心理科。至今已接受“一对一”电话咨询1700余人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二五一医院泌尿外科组织张家口地区肾友联谊会

上一篇:

长期服用羧甲司坦可防慢阻肺发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