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缪新权
病例: 患者,男性,26岁,因阵发性头痛加剧,多次发生呕吐。某医院诊断为脑膜炎,立即转诊送入我科就诊。当我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心理过分紧张,陈述病史前言不搭后语,不愿把埋藏在心底的话全部倾吐出来。我递给他一杯水,说:“喝水后慢慢说,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听完他的陈述,我进行了体格检查。原来这个病人一周前因与单位领导吵架,受到领导冷落,患者为此变得焦虑,整天哭啼,失眠一周,出虚汗,不思饮食,烦躁,头痛,恶心,伴多次呕吐,“脑膜炎”实为精神疾患。
另一位患者,男性,38岁,发热,体重31公斤。查体: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大小,5~6个不等。住院10多天,诊断不清。我去会诊时,就单独请患者谈生活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需要我帮忙吗?”这位患者见我真诚,就说:“我什么都告诉你,但你不要笑话我,因为这是隐私。我在10年前就离婚了,心里烦躁,空虚,先后与不认识的女人达5个有过性交史。”会诊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病史陈述,我立即要求测艾滋病抗体,化验报告出来后,证实患者为艾滋病人。
分析:有文献报道,目前某些医生把问诊当作可有可无,每19秒就要打断一次患者的诉说,只信设备不相信问诊。当然在问的基础上增加审验,也就是对患者提供的病史要审查验证。“竭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只有经过验证后才能相信。
患者各有其不同的心理需求,看病时也会受其心理因素和特殊目的影响,如果只问不核实,最后的误诊率也占到57.8%。
在临床工作3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每位患者都想跟医生交朋友,只是医生有时不给他们机会。你用什么态度对待病人,病人就用什么态度待你。如果和颜悦色地待人,病人怎么好意思恶语相向?医生都身体力行了,病人不会不领情的。
我认为,在人们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今天,作为一个医生,能静下心来聆听患者说话,是一种美德。你的聆听对他们是一种慰藉、温暖和鼓舞,你的聆听也将像磁铁般牢牢吸引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