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洁 来源:政治部宣传科
在校党委精品战略的指引下,西京医院把握发展机遇,坚持以临床“固本”,以科研“强身”,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在国际期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将SCI收录论文质量看作是学科建设的标尺,制定阶段目标,加强政策引导,使西京医院SCI论文数量屡创历史新高,进入2009年更是喜报频传,在保证SCI论文数量上升的同时,论文质量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连续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论文。西京医院科技精英们紧跟本专业国际前沿,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在世界学术平台上出声显影,展现风采。
近年来,医院建立健全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在科研环境改善与科技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对研究生、博士生、非现役文职等崭露头角的青年英才,医院在政策上经济上倾斜,在科研立项、基金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要求医务人员在提高科研工作能力的同时,增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在重视撰写科研论文的同时重视论文质量,提升影响因子。这一举措如春催桃李,迎来喜人局面。心脏内科王海昌教授与孙冬冬、张英梅两位博士生,共同针对《Lancet》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进行评述,撰写了题为 “metabolic syndrome and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sodium” 的 letter 已被《Lancet》杂志正式接收,并将于近日发表,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28.638。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赵志敬在影响因子为25.547的《JAMA》杂志发表题目为“Surveillance of sudden death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 letter 之后,本年度心脏内科第二次在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述评。心血管外科易定华主任和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裴建明主任为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题目为“Finger Clubbing as a Clinical Sign”的Letter,于2009年4月22日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临床医师肿瘤杂志》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69.026。该文针对国际同行提出的机体肿瘤的皮肤表现给予了质疑。补充说明了杵状指是机体缺血缺氧的重要体征,并有其它多种心肺疾患,如支气管扩张症、紫绀性先心病、肺脓肿以及肺感染等是杵状指发生的主要肺部疾病,而不仅仅局限于肺癌。
神经内科刘永红博士(通讯作者黄远桂教授)和史明博士(通讯作者赵钢教授)分别撰写的两篇Letter,针对09年最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两篇研究论文,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收到影响因子为52.58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正式接收通知。 血管内分泌外科李南林博士作为第一作者针对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Endocrine therapy plus zoledronic acid in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于5月28日在该杂志发表Correspondence一篇。本文的发表,是西京医院继《JAMA》和《Lancet》后发表的又一篇高水平letter。药剂科药师陈苏宁与药学系生物制药学教研室张伟副教授、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张健讲师共同针对《Lancet》刊登的一篇论文进行了评述,提出的问题得到了高度关注,投送的letter已在《Lancet》上发表,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28.638。药剂科仅一季度即刊出SCI论文4篇。
麻醉科7名中青年医师在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优秀论文竞赛和全国青年麻醉学科医师论坛优秀论文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血液科硕士研究生董红娟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血液学青年学术交流会上报告的论文《未折迭蛋白反应调节紊乱介导了硼替佐米的促骨髓瘤细胞凋亡活性》被评选为大会仅设的2项一等奖论文之一。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