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立医院教授 王忠荣
肛门指诊是医生用手指为病人做肛门检查及治疗的一种方式,也是体检和处理会阴肛门疾患的常用手段之一。
第一次挖出“定时炸弹”
我在做住院医师时,第一次被抽去为干部做体格检查。一位胖乎乎、皮肤红润的中年男子走到我面前。我心里一边想着,这样健康的人不会有什么疾病吧;一边触诊检查。想着“年纪不大,前列腺也不会不正常”,觉得肛门直肠不会有什么病变,但又一想如果不查是对人家不负责,于是,戴上手套查了肛门。触诊时,食指触及距肛5.5~7.0cm直肠后壁时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不随指头移动而活动。我耐心触摸,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将粪块当新生物,也绝不能漏诊肿瘤。虽然病人已不耐烦了,我安慰他:“请再配合一下。”经仔细触摸发现:肿块质地中等偏硬,无蒂表面如菜花状病变,符合直肠恶性肿瘤的特征。就这样,在众多受检人群中,他是被我检出的唯一一位直肠肿瘤患者。后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病理切片证实为癌。由于发现及时,早期做了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至今仍活着,工作生活都很好。
“一指之劳”除去疼痛
4岁男孩吴建军的骶尾部不慎在玩耍中被竹签戳伤已有1周,在一些医院就医、摄片、清洗伤口、打针、服药,折腾不停,就是不能解决疼痛及伤口流脓问题。这简单的病史似乎并不需要多做解释,然而,孩子父亲叙述中有这样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每次疼痛时不敢排便,排便时疼痛又加重。”
“除了以上那些处理,有没有检查肛门?”
“没有。”
“那如何解释伤口有疼痛和排便时疼痛加重呢?”
“看病的医生说是伤口感染引起。”
“是否有异物?”
“伤口没发现,X线片也看不清。”
我仔细检查了受伤部位。患者骶尾骨处旁有一1.5cm大小不规则裂伤口,有肉芽生长伴脓性液浸润,向伤口内层探查,很深,确实未发现异物。但是伤口深面是偏向直肠方向,为什么不能从肛门检查一下?我立即带上手套做肛门指诊,只听患儿一声痛苦的呻吟,意料中的情况出现了:距肛缘4~5cm处直肠后壁有一竹签,尖头正碰到我的手指尖。我顺势将贯穿在直肠壁的竹签由肛门取出。原来是一根约3.0cm长、0.5~0.7cm粗的扁平竹篾签!从那天以后,患儿伤口渐愈,疼痛消除,排便同常。
让小儿免受开刀之苦
“医生,我孩子肛门闭锁的刀白开了!现在又不能排便、肚子胀、哭闹不安,怎么办啊?”一位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焦急地问我。接着,她向我述说,孩子生后不排便,腹胀,于3个月前(也就是生后第二天)因未排便、腹胀伴呕吐而住进医院。检查发现无肛门,被诊断为肛门闭锁,当即做了肛门成形手术。出院后每天能解大便,但渐渐发现大便变细,终于有一天大便不能排出,并且见腹部一天比一天膨胀。孩子哭闹不断,拒食、呕吐。
我为患儿摄了腹部平片,见全部肠管扩张,有气液平面,提示低位(粪便堵塞肛门)不全性肠梗阻。检查肛门,一圈切口瘢痕的中央长着新鲜肉芽。庆幸的是肉芽松脆,尚存有小孔未闭。我很快以血管钳沿小孔撑开肛门肉芽,见较多气粪喷射而出。随后,我将血管钳更换成光滑圆珠笔套粗细的扩张器(宫颈扩张器),持续保留在肛门内20多分钟,拔除后,再放进同等粗细的肛管,留置2天。2天后,见患儿腹胀消退,已排出不少稀糊状便。于是,我教家长循序渐进地采用光滑圆珠笔套头、圆滑钢笔套头,(带医用手套)小指头、食指尖慢慢坚持扩肛,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半年后,我嘱扩肛次数减少至每2天一次。又过3个月,我告诉家长可减少扩肛至每3天或一周两次到一年渐停。现在,小家伙长得胖胖的,排便如常人,家长可高兴啦!
肛门闭锁是先天性疾患,按闭锁直肠盲端距肛窝穴皮肤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可以合并有直肠会阴瘘、尿道瘘、阴道前庭瘘等畸形。根据分类不同,可以选择经腹会阴、经骶会阴、经会阴等不同方式肛门成形手术。不管哪种肛门成形手术,出院前一定要向家长交待做扩肛处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后续治疗,而且是关键的、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选择术后10~14天开始扩肛,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至半年后可适当减少为每2~3天一次,大多在一年左右停止。扩肛办法如上述,视病情而定。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扩肛都需要将扩肛器械(或手指)涂上较多的石蜡油或凡士林油膏、肥皂液等进行润滑。初次扩肛时可能有少量出血,告诉家长不必紧张。随着扩肛的逐步进行,出血会渐止。
我曾见过有少部分病儿走进手术室接受第二刀的“肛门打通术”,其实小小扩肛动作仅一指之劳,完全可使患儿免除开刀之苦。
过去,医生看病靠的是“望、闻、问、切”。现在,有些医生忽视了问病史、触诊等基础环节,甚至连病人都不碰一下,就开出检查单,最终诊断不是依靠认真动手去做基础的物理检查,用自己的大脑和扎实的临床实践经验作出判断,而是完全凭借仪器设备、检验报告。需要警惕的是,再先进的仪器也不过是辅助工具,无法代替医生诊疗。医院和医生若对仪器设备形成依赖,其后果必然是很多医生变得不会看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