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平凡中追求卓越

2018-12-13 13:16:05浏览:1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丙顺国刘桥良于凤平□   入伍40年来,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11次受嘉奖,20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服务标兵”

□丙顺国 刘桥良 于凤平□ 
 
  入伍40年来,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11次受嘉奖,20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服务标兵”、“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002年当选为军区党代表,2008年被军区评为“巾帼建功女军人”。冀凤云56年的人生既平凡又精彩。

  “冀主任,你把自己给耽误了!”

  2009年3月16日深夜,从昏迷中醒来的冀凤云,用微弱的声音嘱咐丈夫邱希昌:“我有一个最后的请求,我走后你帮我向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我交给你的其他事可以忘,但这件事你一定要帮我办到。”泪流满面的邱希昌清楚地记得,这是妻子第三次嘱咐他了。

  医院政委邸过海代表院党委去看望她,她吃力地说:“请组织上批准我离世时能身覆党旗。”这是3月22日,冀凤云临终时,对组织上提出的唯一要求。

  忠诚于党,知恩图报。这一理念一直是她不断进取的动力。1969年12月,冀凤云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来到了塞外的一所医院。在37年从医生涯中,她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每年她所在的神经内科医治的患者达2500多人次。

  2007年年初,冀凤云感到经常发低烧,很想抽时间去做个检查。可看到走廊里等着看病的病人,将自己检查的事一推再推。直到2007年4月底,在其他医生的督促下,她才去做了检查。结果是她患上了宫颈癌。作为一名医生,她深知这一结果意味着什么。人们都劝她在家好好休息,她却说:“生命的时间对我来说可能不会太多了。如果不趁现在为党尽点力,我会留下遗憾的。”

  去年5月10日,医院组织医疗队到河北省易县良岗乡卫生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有过多次义诊经历的冀凤云主动给自己报了名。领导和同事都劝她别去了,她微微一笑:“下乡义诊心情舒畅,胜过我住一个月的院。还是让我去吧!”这一天,冀凤云共诊治了47名患者,接待了25名群众咨询,填写了32张预约单。

  从易县山区义诊回来的第二天,冀凤云开始发高烧,丈夫劝她别上班了。她却说:“科里医生少、病人多,我在家里躺不住。”就这样,她白天坚持上班,下班后在科里或家里输液,一天也没放下手头的工作。

  副主任王英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和护士长一道向院领导做了汇报。在院领导的干预下,直接把她从病人身边拉到了检查室。负责为她做检查的彩超室主任何朝平,双眼盯着仪器显示屏,最后竟忍不住哭出了声:“冀主任,你把自己给耽误了!”

  面对癌细胞转移的残酷现实,她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科室的工作、手头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她把病房当成了临时办公室,手机一天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病人的咨询;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来看她,她不忘和大家一起探讨病人的病历;她给科室的建设列出了长远计划,一 一交代给接任的科主任和护士长。

  “当好医生先要做好人,品行差的人不配当医生。”

  冀凤云经常讲:“当好医生先要做好人,品行差的人不配当医生。我们宁可少拿点奖金,也不能昧着良心赚‘黑心钱’蒙骗病人。”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神经内科的医生都养成了好习惯,开处方时从患者的病情需要出发,想方设法帮助患者省钱。许多患者说:“虽然我们看不太懂医生开的处方、用的药,但有一条我们放心,找冀主任看病,不会花冤枉钱。”

  作为科主任,又是医院药事委员会的成员,冀凤云在药品推销商眼里,无疑就是“财神爷”。

  一次,一个药商通过熟人引荐,来到她的办公室。这个药商的一只手上是药品价格推销单,另一只手上是一个鼓鼓的信封,没说两句话,放下信封抽腿就走。冀凤云当即把护士长张慧茹叫到办公室,指着药商留下的药品价格单说:“这么贵的药,谁能用得起。你代我把这个红包退了,以后不准这个人进我的办公室。”

  但有一件事,让药商扭转了对她的看法。一次,有一种治疗脑梗死的药,在其他医院使用后临床效果很好,而且价格也便宜。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医院药事委员会建议引进这种药。厂家十分感谢她的推荐,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红包上门答谢,被她拒绝了:“我推荐药品不是图好处,是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和病人的实际需要。”

  “查房就是工作,工作时手机突然响起来会吓着病人。”

  多年来冀凤云养成了一个习惯,查房前要检查一下手机,提前把手机调整到振动状态,在病房从不接打手机。她对医护人员说:“查房就是工作,工作时手机突然响起来会吓着病人。”

  住在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病人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床垫太硬了会让病人不舒服。她查房时有个习惯:用手按一下床垫,看气垫是否漏气,嘱咐护士要及时更换。为病人做检查时,为防病人着凉,对不需要检查的部位,她都要亲手给患者盖上被子。行动不便的病人脱下袜子接受检查后,她从不让病人自己穿,而是由自己或别的医生代劳。有的病人好多天没洗脚,袜子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她连眉头都不皱。 

  在医院经常碰到交不起住院费的病人,每遇到这种情况,冀凤云说的第一句话是:“看病要紧,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自山村的青年安晓旭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幸患上了脊髓炎,需要两万元的治疗费。就在小安绝望之时,冀凤云发动全科医护人员捐款,她带头捐了1000元。小安病愈去大学报到时,专门从地里挖了一篮子红薯送给她。这一次,冀凤云高兴地收下了,但让小安没想到的是,到学校才发现包里多了500元。

  “其实冀主任的家庭并不富裕,丈夫身患癌症、父亲体弱多病、长年患病的母亲前年刚去世。我亲眼看到她花15元从地摊上买了两件衬衫。”和冀凤云共事达23年的内科总护士长张慧茹,说起老主任,忍不住泪水涟涟。

  冀凤云去世后,人们在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意外发现了两张“希望工程”助学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兰州总医院专家紧急救治肾衰藏族伤员

上一篇:

西京医院儿科精心救治罕见真菌肺部感染10岁男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