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猝死的发生率虽无准确的数字统计,但据初步估算,每年的发病人数超过54万。如何提高猝死者的存活率,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让全社会的人都能了解心跳呼吸骤停的意义和抢救的基本知识,是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
由于大多数心脏骤停造成的猝死都发生于院外,因此,如何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及提高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而要取得心肺复苏的成功,关键在于加强现场救护。因此无论是三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都有责任组织并培训病人家属,使之成为熟练的徒手心肺复苏者和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救助者。
一方面,各级医院均应引导公众将学习徒手心肺复苏作为自己对家人、他人的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开展心脏骤停早期辨认、启动医学救援系统的重要性及徒手心肺复苏的普及和宣教。
另一方面,三级医院有责任引导、教育公众并支持社区医院的心血管急救技能训练。为防止救护技术的落伍,还需开发出一套相应的继续教育计划。而社区医院则不仅应将危急病人转往三级医院,使其得到适当的治疗,还需要不断总结、发现其现有心血管急救系统的弱点,不断改进,以保证社区的猝死急救持续、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