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化疗副作用规避新手段

2018-12-13 13:22:15浏览:95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张清媛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不仅要忍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张清媛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不仅要忍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并时时提防耐药性的产生。我们探索出一种低剂量持续靶向给药方式,即将中药与低剂量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高效、低毒、不易耐药的优点,在学术交流中获得了不少专家的认同。

  治疗靶点  血管内皮细胞

  在早期的研究中,我们将低剂量化疗药卡培他滨与抗血管生成药人参皂苷Rg3联合应用于乳腺癌小鼠体内,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进行低剂量持续用药。研究显示,持续低剂量给予卡培他滨后,实验动物免疫组化结果检测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较对照组和最大耐受剂量组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下降。其证实了卡培他滨持续低剂量给药具有确切的抗血管生成疗效,证明此方式可通过下调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来阻滞肿瘤新血管生成。

  高特异性  可降低用药浓度

  由于正常成年人的血管形成基本停止,内皮细胞常处于不分裂状态,只有在妊娠、月经周期、炎症、外伤和肿瘤等特殊情况下,血管形成才被启动,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机体正常组织影响小。

  当低剂量卡培他滨合用也能抗血管生成的中药人参皂苷Rg3时,其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更为明显,进而控制了肿瘤细胞增殖,促进了其凋亡。课题组的实验显示,活性增殖的内皮细胞较增殖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更敏感,理论上可通过降低化疗药的浓度,特异性地靶向作用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持续给药  减少肿瘤耐药发生

  在以往常规化疗方案中,处于化疗间歇期时,血管内皮细胞能得到恢复,接受其供养的未被杀死的肿瘤细胞也在恢复和生长,因而增加了耐药肿瘤细胞的出现,而低剂量的持续给药方式则从根本上避免了这一现象。

  这一低剂量化疗联合中药抗血管生成方法,改变了细胞毒化疗药物的常规用药方式,适合于体质弱、年龄大的乳腺癌病人,尤其适宜于晚期、不能耐受常规化疗的患者。运用此方式我院已成功救治了百余名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此方法可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明显提高。(衣晓峰  孙  理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二医大实施我军首次信息化卫勤保障演练

上一篇:

第二炮兵某基地防疫分队灾区卫生防疫纪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