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日渐升高,遇难者遗体和动物尸体高度腐烂,以及震灾造成的卫生环境恶化等严峻形势,给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大灾之后防大疫”。 据255野战方舱医院抗震救灾副总指挥、某分部副部长张建设介绍,在灾区他们采取‘三线作战’战略,即基地救治、一线巡诊和卫生防疫同步展开。进驻玉树灾区后,前期主要是集中开展医疗救治,同时他们还组织巡诊小分队,深入偏远乡村,为百姓送医送药;并利用方舱医院的先进防疫装备,到灾民集中安置点,积极开展防疫工作。方舱医院装备的野战防疫车,通过喷洒消毒药剂,可对空气、水源、集中居住点、垃圾场、坑道等地方进行全面消毒,防疫车最大储药量为2吨,一次可喷洒消毒近百万平方米范围。
方舱医院驻地扎西克赛马场,是玉树灾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为给灾民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保障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防疫组官兵定期到帐篷村,大面积消杀灭用防疫车喷枪,犄角旮旯官兵们就背上喷雾器,用脚步来丈量,一个死角也不漏掉。官兵们背负40多公斤重的消杀器械,加上高原缺氧,工作一会儿就感到呼吸困难,憋得嘴唇发紫、心跳心慌,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赛马场毗邻扎曲河流,本地群众日常用水均取之于这条河流,方舱医院防疫组重点对河流进行监控,定期取水化验,漂白消毒,并在河流沿线开展广泛宣传活动。玉树地区处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震灾易导致疫情流行。为此,防疫小组重点做好鼠疫监测和防控工作,通过发放粘鼠板、检查新鲜鼠洞等,对人群密集地区的野鼠实施捕杀,对残余食物进行集中处理,以达到控制鼠密度和鼠疫传播的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灾区防疫工作,方舱医院及时与附近的甘肃疾病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建立了联合防疫小组,整合资源,互通疫情,在5名防疫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展开各项防疫工作,大大提高了防疫效果。截止目前,方舱医院防疫小组共出动20余次,消毒帐篷600余顶,消杀灭面积达120余万平方米,为玉树灾后零疫情立下了汗马功劳。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对灾民安置点进行消杀灭 卢旭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