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第3位死因,是0~14岁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0多万人因溺水而死。夏季溺水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因此了解溺水相关知识,掌握预防和对溺水者现场急救的方法十分重要。
⒈溺水有几种?
从病理学的角度讲,溺水可分为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两种。前者占多数(60%~90%),指溺水时吸入了大量的水、泥沙及水草等;后者占少数(10%~40%),指溺水时溺水者反射性地发生了喉头痉挛和声门闭锁,自己关闭了呼吸道。这两种情况的后果一样,即溺水者因无法呼吸而发生严重缺氧。
2.发生溺水时怎样自救?
对于溺水者来说,发生溺水后最重要的就是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有一定自救知识同时头脑冷静的人,即使不会游泳,在一定时间内也不容易被淹死。
第一,不要害怕沉入水中。溺水后不要试图通过挣扎使自己浮出水面,那样只能适得其反。此时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同时去除身上的重物。因水有浮力,身体沉到一定程度,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向上浮起。
第二,上浮时双臂像鸟飞一样顺势向下划水,向下划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时采取头向后仰、口向上方的姿势,先将口鼻露出水面,并立即呼吸。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护。
第三,不会游泳的人不要试图不让自己再次下沉,更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这样反而更容易使人下沉。如果再次下沉就照原样再做一次。
第四,如果在水深2~3米的游泳池溺水,落水者可在触底时用脚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
第五,如因小腿抽筋(腓肠肌痉挛)而致溺水者,此时应深呼吸后屏气,同时将痉挛下肢的拇指持续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直到痉挛停止。对于其他部位的抽筋,要充分按摩和伸展患处,同时要找机会上浮,充分呼吸。
第六,对被水草缠住者要冷静,深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用双手帮助慢慢解脱缠绕,切勿挣扎,否则越挣扎可能会被缠得越紧。
3.发现有人溺水该怎么办?
首先立刻大声呼救,让更多的人参与急救,同时拨打“120”,让专业急救人员尽快到达现场。除非万不得已,最好避免一个人单独下水营救。在溺水者还清醒时可为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如木板、绳子、树枝等。不会游泳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即使是会游泳者甚至是游泳健将也不要盲目下水,因为水情不同,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
4.下水救溺水者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最好由受过训练、水性好、熟悉和了解水情的两三个人同时下水,千万不要勉强下水救人。现场的人应准备救生圈、绳索、小船等,以防营救者发生意外。下水的人不要穿鞋和过多衣服,不要以“扎猛子”的方式头朝下跳水救人,以免碰伤。
5.在水中救人的要点有哪些?
对于还在挣扎的溺水者,营救者要告诉他保持镇静,同时要防止被其抱住,通常采用从后部接近的方法。若被溺水者抱住,营救者可让自己与被救者自然下沉,溺水者便会放手。营救者应首先将溺水者头部托出水面,尽快使其呼吸空气。对于意识丧失者要及时提供呼吸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在水中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实施越早,溺水者生还的可能性越大。
6.把溺水者从水里捞出后应怎么办?
首先确认患者是否还有意识存在,可以采用拍打肩部同时大声呼唤的方法。如果有反应,说明溺水者还有意识,应尽快送医院,因溺水可以导致很多生理障碍,需要尽早得到医疗救助。对于拍打和呼唤无反应者,说明已经发生意识丧失,应该就地尽快实施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
为了争取时间,此时不必检查呼吸和心跳,应尽快向溺水者口中吹气供氧。如果在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感到阻力很大,难以将空气吹入溺水者体内,说明呼吸道不通畅,要先清除口中的泥沙及杂草,并采用心肺复苏体位,然后再实施吹气。经过数次吹气人工呼吸后要检查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无呼吸则说明溺水者已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一般来说,溺水3~4分钟被捞出者常常需要人工呼吸;溺水5分钟后才被捞出者多已发生心搏骤停,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不能停顿,直到溺水者苏醒或专业急救人员赶来。尤其对儿童,不要轻易放弃复苏。溺水者多有后续继发情况,故应尽快去医院实施进一步检查治疗。对经现场急救已经恢复的,除非经医生允许,不能让其擅自回家。因为伤者在12小时内仍有可能发生暴发性肺水肿和脑水肿或重症肺炎,处理不当也会丧命。
7.心肺复苏前需要先控水吗?
控水是指通过头低脚高体位,或倒置身体的方法把溺水者体内的水排出的过程。复苏前是否先要控水,到目前为止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且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这种做法。 笔者认为,海水溺水还是需要控水的,因大量海水存在于呼吸道内,应该将其排出;而淡水溺水则无需控水,以免耽误心肺复苏的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