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预防方案如何选择

2018-12-13 13:25:48浏览:38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谢万木   肺栓塞是常见的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如果对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谢万木 
 
  肺栓塞是常见的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但如果对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则可以有效地防止肺栓塞的发生。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流缓慢或者淤滞、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的情况均有可能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实际上,多数住院患者会存在一种甚至多种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卧床、急性感染性疾病、心功能不全、创伤或手术、肿瘤等。这些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易患因素,尤其是老年人,血栓栓塞的风险更大。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如果没有采取血栓预防措施,10%~40%的内科疾病患者或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住院期间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大的骨科手术患者则可达40%~60%。而采取有效的血栓预防措施,则可以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几率。为此,国内外均发表了多个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指南,包括内科住院患者如何预防肺栓塞、手术患者如何预防肺栓塞等。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肺栓塞呢?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凝药物、应用下肢弹力袜或下肢分级加压泵等。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血栓危险程度及出血的相对风险决定是否采取血栓预防措施,采取何种预防措施,但患者不宜盲目自行应用。

  预防肺栓塞极为重要。预防措施的选择及其强度,依据易造成静脉血流瘀滞和血栓栓塞的临床因素而定。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治疗包括:低剂量未分馏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右旋糖酐注射、华法林、间歇性气囊压迫(IPC)和逐步加压弹性袜。阿司匹林对一般手术病人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作用。

  通常认为小剂量肝素注射用于各种选择性外科大手术者,可减低深静脉(腓肠)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病率。在血浓度达治疗有效量的1/5时,肝素足以充分激活抗凝血酶Ⅲ以抑制因子Ⅹa,后者为凝血序列过程早期阶段使凝血酶原转换为凝血酶所必需的物质,因此能防止启动血凝块形成。但是一旦因子Ⅹa已被激活,凝血过程已经开始,再用肝素则无效。

  低剂量未分馏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采用皮下注射且不需实验室监测。尽管安慰剂对照随机试验显示上述用法并不会明显增加大出血,但上述两种药物均可增加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低剂量未分馏肝素可在术前2小时5000u皮下注射,以后每8~12小时注射1次,连用7~10天或直至病人完全恢复活动。

  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可防止深静脉血栓(DVT)。华法林可采用2mg/d固定剂量,或剂量调整以轻度延长凝血酶时间为准。

  间歇性气囊压迫装置可对小腿或同时对小腿和大腿进行周期性外源性压迫。在降低普外科手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其疗效约相当于使用低剂量未分馏肝素,但间歇性气囊压迫却不足以降低髋骨或膝关节手术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逐步加压弹性袜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但对近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却不确定。然而,逐步加压弹性袜与其他预防措施联合应用要比单用一种措施能更好地防止静脉血栓栓塞。

  对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较高的某些情况,如髋骨骨折和下肢矫形手术,应特别重视预防措施。低剂量未分馏肝素和阿司匹林,均不足以预防髋骨骨折手术或髋关节置换术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如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可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静脉血栓栓塞危险性,间歇性气囊压迫也有类似作用,对同时有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的病人,应考虑联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间歇性气囊压迫。对矫形手术,术前即应开始治疗且应持续至术后7~10天。对同时具有静脉血栓栓塞和出血高危性的病人,可选择置入过滤器阻断下腔静脉。

  对其他一些疾病推荐的方案包括:心衰病人给予低剂量未分馏肝素,转移性乳腺癌病人给予适当剂量华法林,有颅内静脉置管的肿瘤病人给予华法林每日1mg。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39岁孕妇产下14斤男婴 体重全国并列第一

上一篇:

长海医院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无缝隙护理服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