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科学救援才能有序高效

2018-12-13 13:27:08浏览:4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要有统一指挥的大救援观念   苏林(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主任):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一是加强了个人装
要有统一指挥的大救援观念

  苏林(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主任):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一是加强了个人装备配置;二是完成了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三是加强了后勤保障;四是完善了预案,强化了队伍,开展了生存演练。所以才能在玉树救援中及时反应、统一指挥、科学有序。

  如果说,汶川地震提高了我们对卫生应急的认识,那么,此次玉树地震救援则提高了人们对特殊环境下救灾带来各种困难的认知,包括高原反应、语言问题等。在弹丸之地,不能打人海战术,一定要选派精兵强将。

  胡卫建(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这次高原救灾是用生命救援生命,但应首先保护好自己。必须要有大救援观念,统一指挥和领导,不要盲目、无组织奔赴灾区。在社会对突发事件高度关注和投入的同时,由于平时缺乏相应的规范、科学、教育,热情很高、科学应对不够,志愿者群体、个人容易陷入较混乱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级救治理念赢得宝贵时间

  侯世科(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首先,从国家层面看,此次救援与汶川地震救援相比,更加科学、有序,指挥更加流畅。表现为医疗救援力量调用更加合理,“首用精兵,就近用兵,混合编组”。即第一时间派出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从邻省和邻近军区调动相关人员,组建军地融合及医疗、防疫、心理为一体的医学救援队伍。此外,医学救援的阶段把握更加准确,每一个阶段的救治重点更加突出。这对各个救援队根据自身特点展开救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将震后72小时划为救治的第一阶段(黄金抢救期);震后72小时至1周为第二阶段;震后1周为恢复重建阶段。

  第二,从医疗队层面看,此次救援充分体现了三级救治理念。废墟现场的救治为一级救治,在体育场开展流动医院为二级救治,将伤病员转运至西宁、成都等后方医院为三级救治。三级救治为及时施救、科学分流、正确诊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三,积累了行之有效的高原救援经验。在“一年没有四季,一天可见四季”、昼夜温差高达20℃的恶劣气候下,在缺氧和没有可能进行适应性身体调整的条件下,在废寝忘食、高强度的工作状况下,32名中国国际医疗救援队队员无一人发生肺水肿。这得益于我们采取的5条措施:携带纯氧电动制氧机、大量补充水分、保彰吃饱穿暖、针对高原反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根据队员体力科学轮换工作。

  应建立救援医学教育体系

  张汉伟(“3·28”矿难现场抢救组组长、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反思矿难救助,我们应该更多考虑如何提高井下矿工的自救能力,完善井下给氧、照明、急救等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在运行中输液等急救能力。对地震频发地区,要加强房屋抗震设计,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通盘考虑防灾减灾问题。

  盛志勇(解放军总医院一附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要对年轻医生加强综合性的训练,包括如何处理多发伤,怎样通过保护心脑细胞进行抗休克、延长被救治伤员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此外,一些新技术应及时普及。例如,伤员因失血、寒冷导致休克,可以通过胸骨、胫骨等穿刺,解决静脉输液无法扎入的问题。创伤医学在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频发的情况下,应单独作为学科,以加强人才培养。

  闪淳昌(国务院应急专家组组长):无论是“3·28”矿难还是玉树地震救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显示了靠前指挥、专业救助的水平。要树立全民灾难忧患意识,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提高危机处理的水平,使救援更加有利、有序、有效。

  李宗浩(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首席急救专家):医学救援是现代灾害救援中的核心,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重任的具体实施。但我国空中医学救援至今仍处在空白状态,专业的救援医学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医学装备尚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救援的需要。面对此起彼伏的各种突发事件,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有序的操作态度和只争朝夕的急迫感来实施。

  (本报记者吴卫红  邢远翔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过硬的救治能力从哪里来

上一篇:

如何看待网上评价医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