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庆典和正在进行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7月22日晚,外科片党总支集中所属科室200多人,邀请德高望重的刘植珊、仲剑平二位老教授,进行了“回眸院史”专题讲座。政治部伍先平主任、王贵平副主任到会聆听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植珊教授1920年8月出生,现已90高龄,1947年毕业于国民政府国防医学院,后参加解放军。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参加了军事接管委员会,协同接管了国民党联勤第二总医院(即现在的长海医院)。刘教授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队,任医疗分队队长。担任过骨科专业组组长、主任。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6次,2次荣立三等功,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及全国解放胜利勋章各一枚。199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仲剑平教授1923年11月出生, 1950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1949年7月参加解放军,现任大学专家组组长,兼任《中国外科年鉴》主编,一级教授。1961年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双气囊三腔管,在全国推广一直应用至今。曾参加铁道兵西南医疗队和唐山抗震救灾医疗队,均任外科组组长。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四等奖3次,先后6次立功,多次受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荣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得全军育才奖金奖,并获总后“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二位老教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重点向大家讲述了医院从何而来、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内容翔实、事迹感人,并勉励年青一代要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艰苦创业、献身使命。
两位大师的谆谆教诲,在与会青年医护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医院外科的辉煌发展史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充分感受到了老一辈创业的艰辛和毅力,感受到了大师们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玩强的作风,更感受到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契而不舍的精神。部分科室领导认为,讲座把自己又带回了年轻时代,勾起了向大师们学知识、学技术、学传统的一幕幕回忆,顿感医院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成就实属不易,应倍加珍惜和弘扬。“创业难、守业更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室是医院的基本单位,医院要发展,各科室必须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家纷纷表示,决心以大师为榜样,遵循老教授传承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规律,继承良好的学风、医风和作风,广泛动员全体人员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努力秉承玩强作风、同心同德拼搏奉献、共创和谐美好未来,为医院又好又快发展、尽快实现“军中旗帜、行业先锋”的目标做出我们外科人积极的、应有的贡献。
(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