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志军 郝成涛
本报讯 7月20日《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在骨骼形成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骨形成负调控分子CKIP-1(酪蛋白激酶相互作用蛋白1)在机体骨量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为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骨病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仅骨质疏松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就影响了大约4亿人口,有的导致运动能力丧失,有的甚至死亡。骨病现已成为我国三大老年病之一,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将2000~2010年定为“骨和关节的十年”。研究骨发育和骨重塑的分子机制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贺福初和张令强带领课题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合作,共同建立了CKIP-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小鼠整体骨量升高、骨形成功能明显增强,而且年龄越老的小鼠骨量变化越明显。这一变化充分证明了CKIP-1是一个重要的骨形成负调控基因,并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关于此基因功能的遗传学证据。同时,课题组还揭示了CKIP-1在骨量控制中的重要功能及其与Smurf1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2007年4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在Nature系列刊物已发表3篇论文。实验室致力于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三位一体的科学和技术体系,探索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过程的蛋白质功能网络和特征,揭示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群)调控规律,发现特异性标志物和药物靶标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