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刊登的《物理诊断不该被忽视》一文,是闪耀着医学理性光芒的好文章。轻信或迷信实验检查与影像诊断技术,医学基本功不再被重视,导致问诊、体检等诊断必经程序马虎草率、敷衍了事,甚至省却,已成为多少年来医界存在的普遍现象。
以某三甲医院专家门诊的一门诊(初诊)记录为例:主诉上腹痛,R:1.胃镜。2.B超。除医生签名外,只有9个字。主诉过于简单,病史与体检都没有,患者说就诊时间不超过5分钟,医生的手未触及他的身体,开了两张检查单,说检查后再来看。
物理诊断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自不必说,中外医学大师的众多告诫来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是否定不了的。我在几十年临床实践中,亲见或亲历了很多足以佐证的事例,随便举几个印象最深的:一名肝包虫病患者误诊为肝囊肿而做了不恰当的手术,酿成不良后果;就因为医生询问病史时疏忽问及相关内容。一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某院误诊为重症伤寒,误治一周后因病情危重而转院;就因为该院医生每天查房时,竟没有哪位医生去查一下患者颈项有无抵抗或强直,因而未及时做腰穿,检查脑脊液,贻误了正确诊断。有一位老年患者被某医院诊断为晚期类风关而收入病房,每天静滴激素但疗效不显且病情加重;实际上该患者病变关节周围已布满大小不等的痛风结节,单凭此体征就可作出正确诊断。类似例子不胜枚举。
有人为诊断工作过分简单化辩解,说成是医改成果或医学发展的必然潮流。笔者认为这是一股医界的不正之风,可能导致差错与事故风险增加,影响基本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以及加重医患间的对立,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庄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