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4岁。因发热、乏力、咳嗽来我院就诊。体温38℃,心率82次/分。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白细胞15.8×109L,血红蛋白88g/L,结核抗体(-),血沉50mm/小时。X 线胸部摄片双肺炎性变。腹部B超显示肝、胆、脾正常。头颅CT正常。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经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感全身乏力、头晕、发热及四肢酸痛加重,一周后再来本院。
查体:体温38.8℃。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胸骨压痛(+)。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32.2×109L。外周血涂片见大量的幼稚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原始细胞占50.5%,幼稚淋巴细胞44%。组化染色:过氧化物酶阳性率12%,过碘酸雪夫颗粒状阳性28%,诊为粒淋双向白血病。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方案联合化疗,抗感染及输血等治疗,骨髓及临床部分缓解。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于全身衰竭。
体会:该病例由于医生对贫血这一症状未给予高度重视,再加上经验不足,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对病史采集不全及查体不细,诊断时思维局限,仅想到多发病、常见病,而忽视了血液病,未能进行髓象检查,导致误诊。下列症状有助于诊断血液病: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症状加重;多脏器损害经治疗贫血不能纠正或加重;发生骨痛(胸、背、腰、四肢);贫血难以用其他内科疾病解释者。
湖北省兴山县人民医院 吴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