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为健康奥运护航

2018-12-13 13:38:09浏览:61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宣传科作者:陈天平吴敏8月8日晚,奥运激情点燃了“鸟巢”,欢呼声、呐喊声、鼓掌声尽情释放人们的激情。23时,在运动员入场式上表

宣传科 作者:陈天平 吴 敏  

     8月8日晚,奥运激情点燃了“鸟巢”,欢呼声、呐喊声、鼓掌声尽情释放人们的激情。23时, 在运动员入场式上表演欢迎动作的女演员突然出现晕厥。接到救援指令,位于零层环形通道医疗点的我院应急医疗团队迅速冲向场内,飞快地抬下双目紧闭、四肢抽搐的女演员,降温、急救,十分钟后,这名中暑女演员脱离危险。从贵宾通道、演员集结地到运动员医疗站、运动员集结地,国家体育场内四处都可以看见我院应急医疗队队员辛勤工作的身影。

坚定的政治素养

     早在7年前,从中国赢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开始,院党委“一班人”就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到了“报效祖国、展示自我”的千载良机,顺势而动,主动作为,紧紧依托我院“中国国际救援队”这支医疗救援劲旅,本着“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重组队伍,积极备战。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今年年初,当奥组委挑选医疗保障精兵的时候,我院以全面过硬的实力,毫无悬念地入选“奥运村综合诊所”,担负应急医疗保障任务,是军队系统唯一一支进驻奥运村的医疗团队。并作为武警系统唯一一家奥运定点医院,担负医疗救治任务。 
     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为奥运医疗保障助威加油。训练有什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就怎么安排;训练在哪里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在长达几个月的集中训练中,全体医疗队员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喊出了“奥运是战场,我们是尖兵,医院是窗口,大家是主人”、“国际救援打先锋,奥运保障当尖兵”的口号,庄严承诺一定要以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精神,勇当奥运保障排头兵,打好奥运医疗保障这场硬仗。 
     呼吸科老专家张丹梅被北京市卫生局选为第一批专业志愿者,2008年元旦,她数次冒着严寒到工地为建设“鸟巢”和“水立方”的农民工兄弟义诊;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顾晓明不仅精心选派博士骨干彭静、杨成和朱晓英参加奥运医疗队,还亲上一线做专家指导工作,成为奥运村综合诊所里年龄最大的博士生导师志愿者;心内科博士韩玮、关节四肢科主治医生王明新等数十位队员从四川抗震救灾前线归来,征尘未洗就立即投入到了备战奥运医疗保障任务之中。 

过硬的救护硬功 

     作为奥运村医疗诊所中的急救医疗队,救援对象复杂、救援环境公开、救援要求很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在奥运会前的集中培训冲刺阶段,医疗队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奥运医疗英语培训、北京市核生化反恐医学培训,接受了医疗急救技术、奥运志愿者团队精神、国际礼仪和奥运知识等数十项内容的培训,并针对卫勤保障 
任务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强化训练,突出组织指挥,强化关键技术。应急卫勤保障分队充分利用卫勤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平台,通过指挥程序、技能、预测和协同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了“黄金时段”的伤员救治能力。 
     针对“短板”开展训练。各训练组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人员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对口实施方案,使队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整体协作与合成训练的较高水平。 
     着眼实战从严训练。面对瞬息万变的奥运安保形势,应急卫勤保障分队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立足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艰苦训练,以分队长、组长为主体的骨干队伍齐心协力,带领全体骨干下活了战备工作的“一盘棋”。 
     围绕整体协同训练。5月13日,北京市奥组委与中国红十字会在青岛奥帆赛基地举办了“与奥运同行”救护演练。由我院医护人员组建的中国红十字紧急救援队变“把病人送到医院”为“将医院建到一线”,把野战医院快速前送到街道、场馆、野外,全新的救护模式让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青岛、沈阳、秦皇岛6个奥运赛事城市的红十字会奥运志愿者代表赞叹不已。
    作为中国医疗服务的窗口,奥运村综合诊所要承担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万余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院前急救医疗保障。急救医疗团队入驻奥运村综合诊所后,制定了10人、20人、30人出队方案,根据意外事件的规模大小安排出队;根据任务需要进行了编组,组织专人对历次奥运场馆内的救援特点进行广泛调研,制定了特殊情况下的救援预案;开展奥运村内急救线路、大规模院前急救、现场组织指挥等内容的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高空救援、楼宇间救援、狭窄通道内救援预案。并且成立了专业反恐应急卫勤保障分队,针对毒气、生化袭击等恐怖事件进行实战演习,全面提高了多样化卫勤应急能力。 

一流的医疗装备 

     作为驻京部队三家“奥运定点医院”之一的武警总医院,几年前就筹资数亿元资金,建成了一流的现代化医疗综合楼,使床位由600张扩展到1100多张,医疗科室增加到65个;升级病房硬件,新建与世界接轨的综合手术室,满足奥运会的需要;改善医院环境,开辟了奥运专用门诊,奥运记者、工作人员的绿色通道。 
     人们看到,一流的医疗装备,已经列阵在奥运医疗保障的最前沿。医院配备了专门用来运送骨折和重伤员的铲式担架,能在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迅速将病人铲入或者从身体下抽出,担架的长度可以根据病人身高随意调节;装备了便携式全自动体外心脏监护除颤仪,在任何恶劣和特殊急救条件下,不需要电源支持,就能完成人工体外除颤心脏急救;我院研制开发的“高原增压帐篷”,被国家奥组委指定为奥运圣火珠峰传递中运动员和随行人员起居的必备装置。 
     2008年4月,中华医学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7年度医学科技颁奖大会,我院的卫勤保障研究课题喜获殊荣。同时,我院以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反恐任务为牵引,以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的实战经验为依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融合医学、搜救、工程力学等多学科,建立了我国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理论体系框架,编写了《灾害救援医学》等专著和教材12部,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胸怀护卫奥运健康的坚定信念,一身救死扶伤的过硬本领,手握国际一流的先进装备,奥运健康卫士必将在北京奥运战场上续写辉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过敏性疾病研究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上一篇:

公交司机中暑昏迷24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