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良超 赵杰 刘征云
编者按 6月9日,本报在三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博士后成长的摇篮》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他们纷纷来电向奋战在我国军事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博士后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希望了解他们的更多事迹。“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再次走进这一群体,近距离感受他们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李松:站在防治流感的第一线
今年入春以来,新型流感不期而至,全球陷入忧虑。紧要关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李松研究员带领课题组自主研制的抗流感病毒新药已进入二期临床。实践证明,该药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特效药“达菲”。
这个特效药是一种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帕拉米韦”三水合物,能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从而治疗甲型、乙型流感。6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大流行,而此时“帕拉米韦”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在一期临床研究中,“帕拉米韦”三水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目前普遍使用的“达菲”等抗流感药物比较,它的药效和抗耐药性更具优势。“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一旦暴发大规模流感,可以依法紧急投入生产,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李松自信地说。
这不是李松研究员和他的课题组第一次在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他们已多次凭借卓越的智慧和高度的责任感挑战科研难题、完成神圣使命。
2003年春天SARS病毒肆虐时,李松日夜奋斗在科研岗位,仅用一周时间便从刚公开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发现了SARS防治药物的新靶标,并找到了可用于临床治疗的防治药物,确保了我国在SARS治疗药物靶标和防治药物研究上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在国际上处于一流水平。
2004年春天,禽流感在全球蔓延开来。李松敏锐地意识到,禽流感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流行性感冒,进而严重威胁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同时影响军队战斗力。他大胆提出研究大规模流行性感冒防治药物的设想,并得到了院首长和院党委的鼎力支持、总后首长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的及时批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和课题攻关小组研究人员放弃了一次又一次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成功研制磷酸奥司他韦,其原料药成为全球首家批准的非叠氮药用生产工艺,构筑起了防治禽流感的坚固防线。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对科研创新如此敏锐的人,却对炒作、包装“迟钝”得近乎固执。他谢绝了一切与学术无关的应酬,推辞了所有分散精力的兼职,每天有15个小时在实验室里度过,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节假日。他只想用新药研究成果去扶危济困,而不是增加头衔。他希望“影响因子”体现在论文中而不是在会场上,面对众人讲话总会浑身不自在,也本能地排斥一切可能分散科研精力的事情。似乎只有回到药物分子设计研究的世界里,他才会如鱼得水,尽情遨游。
赵毅民:荣获国际军事医学大奖
有这样一个人,他研究的领域是受世界关注的防化研究,他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得到国际军事医学界的肯定和尊重;他就是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文肯奖”唯一获得者、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赵毅民研究员。
赵毅民1992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辅酶B12介导的酶催化碳骨架重排反应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解决了在该研究方向上国外学者争议多年的科学问题,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他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被其导师及英、美一些同行专家所看重,建议并推荐他留在国外继续酶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国外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好,但赵毅民并不满足于此。他通过与我驻外使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了解到我国当时对科技人员的迫切需求,并从新闻中得知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渴望和尊重创新人才。1993年,他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做了一次重大调整: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做博士后,从一名小有成就的“洋博士”转变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军人。说起这段经历,赵毅民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刚开始打算到医科院读博士后时没有太多想法,就感到医科院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作为一名中国人,当国家需要,军队需要时,回国就是我最好的选择。”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读博士后的日子里,赵毅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有医科院几十年的科研积淀,有我的导师荣康泰研究员和大批老专家将毕生科研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让我对当时的选择无怨无悔。”凭着这个信念,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中,而医科院的孙曼霁院士、秦伯益院士等也亲自对他进行过指导,国内其他知名毒物药物研究所也向他敞开了实验室大门,随时帮他解决科研中的难题。就在赵毅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几年里,在1996年10月召开的第31届国际军事医学大会上,赵毅民宣读的论文《催化神经毒剂——梭曼水解抗体酶》,在103个国家的军事医学代表团、458篇交流学术论文中荣膺大会唯一的最高奖——“文肯奖”,国际军事医学委员会原主席德施中将指出:中国军事医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研究成果使中国的防化研究实力和水平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开始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作为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赵毅民先后承担、参与了“863”重大专项、“97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国家课题;主持研制的神经损伤治疗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原料药及注射液已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抗抑郁新药“巴戟天寡糖胶囊”已完成了临床研究,正在申报新药证书。
崔承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一身精练朴素的打扮,一张略显疲惫的面孔,带着腼腆的微笑站在笔者面前,他就是中国优秀博士后,曾任国家教育部第三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学科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的崔承彬博士。
上世纪90年代初,崔承彬从国外选择到军事医学科学院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期间得到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周金黄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提携,为他日后在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次成功的选择,也是一次命运的转折。勤奋好学的崔承彬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如饥似渴地学习,刮磨淬砺,潜心钻研,在站两年期间主持完成了巴戟天抗抑郁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的系统研究、强效镇痛药二氢唉托啡产品中微量杂质新成分的研究、骨碎补新成分和抗癌新成分的化学及生物活性研究等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骨碎补的研究,以PKC抑制活性为指标,经系统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从中分离确定了包括新骨架类型的davallialactone以及新混合型缩合鞣质davallin在内的一系列活性新成分,阐明了这些成分的PKC抑制活性、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增强作用以及增强学习记忆作用等生物学特性。对中药巴戟天的研究,则采用植化与药理密切结合的研究模式,首次发现了中药巴戟天中的菊淀粉型低聚糖类具有抗抑郁的药理作用,对菊淀粉型低聚糖类口服不被吸收、不会具有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也为口服菊淀粉型低聚糖类的生物学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周金黄研究员称赞相关研究“开创了植化与药理相结合的新学科领域,领先于国际前沿”。
短短两年,崔承彬就初露锋芒,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投稿核心期刊研究论文6篇,登上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最高学术奖领奖台——荣获首届“国氏”博士后奖,成为当时我国生物医药界唯一的获奖者。
扎实的科研经历,造就了崔承彬的学术地位和成就。出站后,他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以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内容涉及天然产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微生物学及其生物工程、药理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学、药物化学等多学科专业领域。近年来,他在国内外率先开辟了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将微生物无活性菌株转化成活性菌株资源加以利用的崭新研究领域。他主持的多项药物基础研究,为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奠定了基础,在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院研制出巴戟天寡糖类抗抑郁症新药,现已完成临床研究。
迄今,崔承彬博士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1项(其中日本专利4项、国际专利PCT申请1项),获授权专利16项;发表学刊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46篇;参编专著5部。他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年被授予中国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与奖章。
(张良超 赵杰 刘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