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他强忍巨大悲痛,擦干眼泪战斗在抗灾一线;高烧不退,他拔掉输液针头,来到群众病床前嘘寒问暖;年届退休,他不顾高原缺氧,带领医疗队深入乡村牧场……
玉树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政委朱自清带领医疗队昼夜兼程奔赴救灾一线,舍生忘死抢救伤病人员,把对党的忠诚、对灾区群众的大爱挥洒在了三江之源。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没有理由犹豫”
4月14日一大早,朱自清正准备回老家探望病重住院的父亲,电视里播放的玉树发生7.1级地震的新闻拦住了他的脚步。
和院长尹强研究好医疗队进入震区的路线和行动预案,朱自清回家准备棉衣、棉裤。妻子试探着问:“老朱,玉树海拔那么高,你最近血压一直高,还吃着药,能不能让年轻人去……”
朱自清平静地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没有理由犹豫!”
14日17时许,医院接到增援灾区的命令,迅速组成医疗队驰援灾区。此时,弟弟打来电话:“父亲昏迷了好几次,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
在亲情和灾情面前,朱自清选择了后者。
车队到达西宁后,为尽快抵达灾区,医疗队党支部临时决定分两个梯队挺进。其他队领导考虑到朱自清身体状况,决定由他带领第一梯队31名专家搭乘飞机赶赴灾区。
“急救人员先上,灾区群众更需要他们。”朱自清果断拒绝。
4月16日凌晨,经过连续20多个小时长途机动,车队到达结古镇。朱自清和队员们一起将车上的物资卸下来,冒着严寒立即组织搭建帐篷,开辟野战医院,收治伤病群众。
“这里有更多伤员等着救治,请您理解儿子的不孝……”
从抵达灾区的那一刻起,朱自清每天都是连轴转。面对一个个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伤员,他反复叮嘱医疗队员:只要有1%的希望,就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为了让更多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朱自清将医疗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由医务部主任徐越斌带队,在结古镇体育场设立简易门诊收治病人;自己和副院长张俊带着另一组深入偏远村镇挨家挨户巡诊。
医疗队巡诊的村镇海拔大多在4600米以上,许多地方道路塌陷,只能靠徒步跋涉。朱自清忍着头疼胸闷,每次总是走在最前面。
超强度的工作加上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朱自清体力严重透支。4月17日,他带队巡诊回来后高烧40.2摄氏度,医务人员硬是将他按在床上,挂上吊瓶。可他又趁护理人员不注意,偷偷拔掉针头,回到指挥岗位。
4月18日上午,朱自清正带领医疗队员在体育场抢救伤员,突然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父亲走了,临终前还一直叫着你的名字。”
挂断电话,朱自清怕影响队员情绪,悄悄转身擦干泪水,继续指挥队员抢救伤员。
4月22日12时,是父亲出殡的日子。朱自清悄悄来到扎曲河边,面朝家乡的方向深深鞠了三躬,嘴里念叨着:“父亲,这里有更多伤员等着救治,请你理解儿子的不孝……”
一语未毕,热泪长流!
“我们是人民军医,要勇于担当”
救援展开后,抢救任务异常繁重,医疗队员有一定的压力,担心手术会出现失败。每次为危重病人做手术,朱自清都要把医护人员一一送上手术车,亲自为主治医师挽起袖子,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4月16日,一名在废墟中掩埋了44个小时的孕妇被送到医疗队,B超显示:孕妇胎盘早剥,需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有人劝他:“现在条件有限,在医疗队手术风险太大,还是转到其他医院吧。”
为争取时间,朱自清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军医,要勇于担当。有问题我负责,赶快手术!”
孕妇很快被送进了手术方舱车。经过医疗专家紧张抢救,孕妇顺利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平安。
孩子父亲索南加抓住朱自清的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孩子是解放军给的命,你就给孩子取个名吧!”
朱自清想了想说:“就叫‘索南党生’吧!”索南加高兴地说:“太好了!就叫这个名字。”
在灾区的20多天里,医疗队帐篷里几乎每天都有孩子出生,兰州总医院医疗队成了抗震救灾一线接生新生儿最多的医疗机构。医疗队员应群众的要求,先后给10多个孩子取名。
“索南党生”、“扎西军生”、“王兰总”、“金珠卓玛”…… 一个个有着饱含深情名字的新生命,给受灾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