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三防”精兵护卫奥运

2018-12-13 13:46:31浏览:25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特约记者吴志军通讯员郝成涛□   2008年8月24日22时,随着北京奥运会火炬缓缓熄灭,军事医学科学院“三防”医学救援队的专家
□特约记者吴志军 通讯员郝成涛□ 
 
  2008年8月24日22时,随着北京奥运会火炬缓缓熄灭,军事医学科学院“三防”医学救援队的专家们摘下头上的防毒面具,大汗淋漓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紧接着,他们又要投入残奥会的安保工作中。

  白色粉末信件含炭疽菌?

  有效防范和处置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一直是历届奥运会安保工作的关键环节。 经过严格筛选,军事医学科学院500余名核化生医学专家和科技人员入围,担负起北京、天津、秦皇岛等地奥运赛区重要场馆、重点部位、重要赛事活动及奥运会期间全国赛区以外地区的核化生医学救援任务。其中22名专家入选奥运安保专家组成员。

  奥运会开幕第三天,秦皇岛赛区奥运安保指挥部要求正在该赛区备勤的“三防”医学救援队,迅速查明装有白色粉末的信件中是否含有核化生物质。队长李锋意识到此项任务的严肃性。他带领队员立即启动了《不明原因恐怖袭击事件医学处置方案》。

  只见身穿各种防护服、头戴不同防毒面具的专家按照预案进入检测现场,测定风向、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后,便进入了样品的检测程序。

  专家们熟练地利用表面污染检测仪和辐射巡测仪,对白色粉末样品进行了放射性检测,排除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可能。紧接着,他们利用自行研制的生物制剂快速侦检箱,对样品进行了鼠疫、炭疽、布鲁氏菌和肉毒毒素等多种生物制剂的检测,确认了白色粉末中不含有生物有害物质。然后,他们又利用自行研制的防化医学检毒箱,对样品进行了蓖麻毒素、神经性毒剂、芥子气、沙林等各种化学危险物质检测,结果显示白色粉末中不含有化学毒剂。至此,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饮料瓶中有糜烂性毒剂?

  8月15日,女足比赛巴西对挪威的1/4决赛在天津“水滴”体育场激情上演,5万余名观众进场观赛。防化兵利用便携式化学毒剂侦检仪对赛场进行例行安检时,一个饮料瓶使侦检仪发出了糜烂性毒剂和工业毒气的报警提示。

  情况紧急!正在天津奥运赛区备勤的军事医学科学院“三防”医学救援队,在队长钱令嘉的带领下火速赶往现场,并紧急启动了《现场未知样本检测应急预案》。

  专家们利用NBC侦检车、便携式化学毒剂侦检仪、防化医学检毒箱、HazMat化学物质分析仪、S02检水检毒箱,展开了多项检测、排查工作。他们穿着沉重的A级自隔绝式防护服、背负自供氧气设备。防护服内闷热异常,犹如蒸桑拿。20多分钟下来,一名专家防护服内的汗水竟倒了满满的3茶缸。一番苦战,他们终于得出结论:这瓶饮料不含任何核化生有毒物质。侦检仪之所以报警,是由于饮料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如柠檬油精等)引起的假阳性。

  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完成了十余起疑似生化物质检测,均及时准确得出了权威性检测结果。

  专业队伍随时出击

  开幕式是奥运会最精彩的时刻。驻守在国家体育场的“三防”医学救援队的专家们身穿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35℃的高温下,静静地守候在鸟巢旁边。他们只能听到震耳欲聋的鼓乐声、观众如潮的欢呼声,却无法目睹现场表演的精彩。开幕式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小时,专家们却守候了整整19个小时。

  奥运会期间,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核化生恐怖袭击,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了专职安保队。安保队的专家分散驻勤于各个场馆内,近距离监测侦查场馆情况,为第一时间处置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准确、快速鉴定未知或新型核化生损伤物质,该院成立了实验室检测分队。赛会期间,在队长毛军文的带领下,检测分队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防止赛区以外发生核化生事件,该院成立了机动队,机动队的专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展开救援。为了确保核化生伤员能得到有效救治,该院还成立了核化生临床救治队,专门安排床位用于收治核化生中毒病人。

  奥运会胜利闭幕了,残奥会将如期拉开帷幕。军事医学科学院执行奥运安保任务的“三防”医学救援队的专家们正枕戈待旦,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上海长征医院夜间透析受欢迎

上一篇:

高二男生做试验时不慎打翻化学溶液伤及“命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