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丹
有统计显示,在当今各类常见病中,头痛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头痛不仅难缠,会给日常工作生活带来影响,还由于其病因复杂,很容易掩盖疾病,耽误治疗。
头痛虽然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但对不同的头痛进行正确的分类是采取适当治疗手段的前提条件。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的头痛分类标准(第2版)明确指出,头痛可被大致分为原发性头痛和继发性头痛。其中,头部或颈部外伤、缺氧或高血压、精神疾患、颅内感染等都会引发头痛,而其中很多诱因往往会被公众忽略。因此,我们特选取几个引发头痛的“潜伏凶手”,为读者揭示造成头痛的更多可能。
偏头痛 通常为模式化的发作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万新华教授介绍,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等。其中,又以偏头痛最为多见,而50%~60%偏头痛患者均有家族史。偏头痛通常为模式化的发作模式,即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即患者愿意躲在黑暗的地方,可持续几个小时,也可能延长至1~2天。其中女性更为多见,通常与疲劳、特殊饮食、月经周期、缺氧相关。
万新华教授说,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急性发作期治疗主要目的是迅速缓解疼痛,消除伴随症状并恢复日常功能,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非特异性治疗药物,也可选用曲坦类等特异性药物。但必须根据头痛严重程度、伴随症状、既往用药情况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万新华教授表示,由于偏头痛是神经反射的过程,很多患者都在头痛发作期吃药,所以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对于急性期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和禁忌症无法进行急性期治疗、每周至少使用2次以上镇痛药物等患者,应在发作间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功能损害,增加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疗效。
专家提示 诊断偏头痛,需要至少5次发作且符合下列标准:
1. 头痛发作时间持续4~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2. 头痛至少具备单侧痛、搏动性痛、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日常体力活动(如散步或爬楼梯)可以加剧头痛这些症状中的两条特点。
3. 头痛时至少伴随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症状中的一种。
4.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青光眼性头痛 与眼痛多同时存在
“青光眼可分为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开角性青光眼和闭角眼青光眼,而所谓的青光眼性头痛通常所指的是后者,并且非常常见。”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科副主任王涛教授介绍,闭角性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而两类疾病所引发的头痛也有明显差别。
王涛教授介绍,青光眼除了眼压升高出现的视力损害外,还有一个重要症状便是青光眼性头痛。慢性闭角性青光眼产生的头痛起病一般较缓慢,程度较轻,多位于病眼侧额颞区,呈长期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头痛与眼痛多同时存在。发病时常伴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症状。“有些病人在晚上发病时,可出现典型的‘虹视’现象,也就是患者在直视灯泡时会觉得灯泡旁有晕开的彩色光影。”
此外,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等。由于发病时全身症状较重,因此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较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或者眼部无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位疼痛。
“青光眼的诊治并不难,最重要的是如果出现头痛,应考虑到青光眼的可能性。”王涛教授指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先兆期,患者可出现与患眼同侧的额部疼痛,多发生在傍晚时分。但由于症状短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消失,患者大多不会去就诊,从而延误治疗。特别是急性青光眼发作时,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眼部不适及视力障碍等。同时由于头痛、恶心等症状往往重于眼病,患者往往首选神经内科或者消化科诊治,而对医生叙述病情时可能会只强调头痛,而忽略了眼部的症状。倘若医生也没有追根究底问清病史,便可误认为是脑血管或神经系统病变,或因恶心、呕吐等而误认为是胃肠道系统疾患而延误诊治,严重者可造成失明。
专家提示 严重近视、年龄在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或激素等药物、有青光眼家族史、眼部曾发生严重损伤或外伤、眼压偏高等都是青光眼发病的危险因素。该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其中最为基本的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房角镜检查、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检查。而对于有些患者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检查,比如24小时眼压曲线检查、暗卧试验、饮水试验以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等。
鼻源性头痛 大多来自鼻窦炎
鼻源性头痛在耳鼻喉科门诊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常因诊断不明确四处诊治。鼻腔和鼻窦有多处痛觉敏感区,如上颌窦开口、鼻额管、鼻甲等,受刺激后可引起扩散性头痛。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兵教授介绍,鼻源性头痛根源有四个方面,一是鼻腔阻塞性鼻窦炎和邻近病灶的感染,这些疾病直接影响鼻窦开口,导致引流受阻,分泌物潴留,压迫窦内黏膜下神经末植,产生鼻窦炎性头痛;同时细菌毒素的释放也直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相应的头痛。二是与结构相关的神经反射造成的头痛,鼻腔黏膜增厚使黏膜变薄“贴”在一起,压迫神经末梢,扣动局部神经反射这一“扳机点”,引发头痛。三是鼻腔内肿瘤压迫神经末梢引发头痛,或者恶性肿瘤侵犯颅内,引发的头痛非常剧烈。四是鼻腔内囊肿或真菌感染侵犯颅内,造成颅内感染,引发头痛,但该情况较为少见。
多数文献已经证实,鼻源性头痛大多来自鼻窦炎,且有典型发作规律。 患有鼻窦炎的病人,特别是患急性鼻窦炎的病人,头痛症状比较显著。其引起鼻窦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鼻甲、鼻道、鼻窦口及鼻窦黏膜的炎性刺激,肿胀的黏膜压迫神经末梢;鼻窦内分泌物潴留蓄积后压迫神经末梢。鼻窦的窦道、窦口由于充血、水肿,潴留的分泌物闭塞,窦内气体吸收,造成鼻窦内低压或真空状态。细菌产生毒素刺激神经末梢。这些原因不但可以引起面部疼痛,而且常能反射到头部引起头痛。
周兵教授指出,判断头痛是否与鼻窦炎相关,首先需鉴别头痛与鼻塞是否有关。二是注意头痛的伴随症状,包括鼻中分泌物,是否鼻中带血等。三是鼻窦炎缓解后头痛症状是否缓解。据介绍,急性鼻窦炎治疗以药物为主,慢性鼻窦炎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上颌窦穿刺术、阴压置换法、鼻窦手术、或应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切除鼻息肉和肥大的中鼻甲等。
专家提示 鼻窦炎引起头痛的诊断:
急性上颌窦炎:患侧面颊部、前额部疼痛,以午后头痛为主,平卧位时头痛可减轻。
急性额窦炎:初期为全头痛,后渐局限在前额部,并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晨起后开始头痛,近中午时头痛达高峰,十分剧烈。随着脓性分泌物排出,午后头痛减轻,至晚间完全消除,次日又重出现。这种规律性头痛症状一直持续到炎症消退,约10日左右。
急性筛窦炎:头痛程度较轻,多位于内眦间及眶内上角,有反射痛。前组病变时有额窦炎相似症状,而后组病变则可有枕部疼痛,严重者需与蝶窦炎相鉴别。
急性蝶窦炎:疼痛位于眼球深部,可反射到头顶中央和后枕部。严重者可伴有头昏和眩晕,常以午前重,脓液排出后头痛即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