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献怀
侯树勋,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骨科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基础学组主任委员,解放军骨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励1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全军指令性课题6项,主编了《现代创伤骨科学》和《脊柱外科学》等8部学术专著,在中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今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给侯树勋记二等功。这是党和人民对侯树勋40多年来在骨科领域创新攻关、拼搏奉献的肯定和褒奖。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他在奋斗的征途上,思考着层出不穷的医学难题,决心揭开人类腰痛的神秘面纱。
腰痛是困扰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居第二位,但是所造成的病残率却比感冒严重得多。在发达国家,治疗腰痛的费用及误工所致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由于对腰痛发病的确切原因缺乏深入的研究,“病人腰疼,医生头疼”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侯树勋决心要揭开人类腰痛的神秘面纱,攻克腰痛防治这道世界难题。
上世纪80年代初,侯树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一些腰痛病人步行时双下肢酸困疼痛,蹲下或卧床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即可消失。过去一直把它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但做了椎间盘摘除术后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有的反而加重。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导师陆裕朴教授指导下,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患者影像资料的对比研究,他发现这些患者疼痛侧椎管侧隐窝比正常人狭窄。根据这一发现,他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法,治疗的30例病人均获成功。1984年,他在全国第10届外科大会上首次报告了“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并提出了该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他又对该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神经根逃逸”现象是无症状型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
初战告捷,侯树勋信心倍增,“世界万物都是可以认识的,腰痛也是这样”。在成绩面前他没有停息,向着新的目标再次扬帆启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髓核突出的大小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疼痛,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所致。而侯树勋发现,有些病人神经根受压并不严重,但疼痛十分剧烈;有些病人神经受压很严重,但疼痛却不明显。抓住这一线索,侯树勋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慢性机械和炎症刺激的动物模型,并对46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
历时10年的潜心攻关终于有了结果:他在国内外首次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腰腿疼痛程度与髓核突出类型无关,髓核中炎性介质诱导的神经根炎症是产生疼痛的重要因素等理论。这是腰椎间盘性腰腿痛发病机理研究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他的论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突出大小同腰痛程度的关系》在美国第16届骨科神经外科学会上报告后,美国骨科神经外科学会决定吸收他为名誉会员。侯树勋因此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创造,在40年医学生涯中,他用柳叶刀雕刻出一串探索、奋进、创新的音符。
侯树勋认为,一个优秀的骨科医生不单要掌握尽善尽美的技术,还要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对患者高度负责的使命感。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临床上缺乏对腰椎滑脱实施有效复位的技术和器械,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或简单的椎板减压加融合处理。在远期随访中,多数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国外曾采用椎弓根钢板螺钉技术对腰椎滑脱实施复位治疗,但效果也不够理想。侯树勋带领自己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对360个尸体脊椎骨进行了椎弓根形态学测量和结构分析,获取了1530多个相关数据。进一步研究之后,他们将用于脊柱创伤治疗的迪克器械的设计思想引入腰椎滑脱的治疗,设计了具有撑开和提拉双重功能、用于中重度腰椎滑脱复位固定的系列器械。
1995年6月,相关论文在阿姆斯特丹第20届世界创伤骨科大会上报告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世界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迪克脊柱内固定器的发明者迪克教授专门致信侯树勋:“祝贺你在脊柱滑脱治疗上取得的优良效果。感谢你对改进后的新器械命名为‘迪克·侯’器械,我感到很荣幸,但我认为把这种新器械命名为‘侯·迪克’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