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应抛开门户之见

2018-12-13 13:48:44浏览:7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史沛清   临床工作中误诊误治、过度治疗时有发生。最近接诊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膀胱肿瘤经尿道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史沛清 
 
  临床工作中误诊误治、过度治疗时有发生。最近接诊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术后1年,发现左肾门处有一如杏大小的肿物。肿瘤内科医生认为是膀胱肿瘤转移所致,给予化疗4个月。结果患者身心疲惫、日渐衰弱。就诊后复查CT、MRI等检查,示左肾门上方3厘米×4厘米的孤立肿瘤,界线尚清楚,诊断为腹膜后原发肿瘤,不除外转移瘤,有手术指征,建议手术探查,根据术后病理所见再行合理治疗。省内外多数外科医生所见略同。经说明,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最后病理诊断(免疫组化):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属良性,但有潜在恶变可能)。术后无需特殊治疗,进行随访观察。这样既切除了肿瘤病灶、明确了诊断,又避免了盲目化疗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和心理负担。

  上述情况并非少见。学科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一个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是一致的。虽然治疗手段、路径不同,但最终治疗目的是一样的。对于肿瘤来说,首先要明确诊断,是否是肿瘤、是原发还是继发、属性如何、根据是什么;然后考虑怎样治疗为好,应该尽量选择既能去除肿瘤病灶、无瘤生存,对机体损害又小的治疗方法。目前对有些肿瘤的治疗,只要有切除的可能,仍应以积极手术切除为主,然后依据术后病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化疗、放疗、免疫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应当抛开先入为主观念和学科门户偏见,避免内科总想着用内科方法治疗,外科总想着用刀解决问题。切忌贸然施行不恰当的治疗,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作为医生,临床思维应有科学性、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满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醉酒掩饰了中风

上一篇:

断指再植的“七宗罪”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