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肿瘤医院放疗科 袁智勇 赵路军
手术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传统的肺叶切除术可以取得很好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长期生存率。但临床还有一些因身体原因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人,对于他们三维适形放疗是现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疗效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的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老年病人及有合并症肺癌病人的疗效,成为肺癌治疗的一个难点。
放疗剂量与时间
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日前公布的研究发现,在63-103Gy剂量范围内,放疗剂量与肿瘤的局部控制以及癌症相关生存明显相关,放疗剂量每提高1Gy,5年肿瘤控制率提高1%,死亡风险降低3%。除了放疗剂量与肿瘤控制相关以外,放射治疗总的治疗时间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回顾性分析数据发现,总的放射治疗时间每延长1天,总的死亡风险提高2%。因此,提高放射治疗剂量缩短总的治疗时间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研究的方向。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颅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改进,采用非共面多野照射形成高度适形的照射野,给予肿瘤靶区高剂量的分次照射,同时使周围正常组织免受高剂量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剂量可以高达10~20Gy,远远高于常规放疗的2~3Gy,总的治疗时间也极大缩短,由常规放疗的5~6星期缩短到1~2星期。立体定向放疗的这些特征使其在治疗肿瘤时比常规分割放疗更强,但造成正常组织损伤的风险也更高,因而此种放射治疗技术更需要高度精确地进行。
现有研究结果乐观
与肺癌手术疗效相当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自1991年首次用于治疗体部肿瘤以来,来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和组织的研究组已经将其应用到肺癌的放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初步结果。近10多年来,国外有30多个研究评价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多数都取得了可喜的结果。在采用立体定向放疗等效生物剂量超过100Gy的14个研究中,局部肿瘤控制率在74%~100%之间,生存率在42%~91%之间。仅有一个临床研究出现了治疗相关性死亡,那个研究中对中央型的肿瘤给予了等效生物剂量大于180Gy的超高剂量照射,且单次剂量高达20~22Gy。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约5%。如果考虑到绝大多数病人是高龄病人且有多种伴发疾病,不能手术治疗,那么立体定向放疗很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83%~91%的3~5年生存率是非常吸引人的。
射波刀(Cyber-Knife)是目前唯一具备影像引导同步追踪功能的放射治疗技术,Whyte等在2003年首先采用射波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我院在2006~2009年间应用射波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名,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名病人出现局部复发,未出现严重放疗并发症。这提示射波刀放疗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很有希望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晚期副作用未明
尚不能成标准治疗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都与肺叶切除术相当,并且如果使用得当,治疗引起的并发症轻微。因而有学者提出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代替手术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但由于担心放射治疗的晚期副作用,因此还需要大宗的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来确定。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项高新技术,在体部肿瘤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国内外应用的治疗方案还没有达成一致,放疗剂量也各不相同。因而,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肺癌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有效地杀灭肿瘤,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严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