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德技双馨 军中天使

2018-12-13 13:53:23浏览:2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不久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干部保健科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这是一份迟到的荣誉,假如该科原主任孟卫平泉下

  不久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干部保健科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这是一份迟到的荣誉,假如该科原主任孟卫平泉下有知,她一定万分欣慰。因为,她曾为此付出太多的心血。 

  膀胱癌晚期。病床上的孟卫平用尽全身力气,颤抖地写下2个字——不死!

  孟卫平不想死,她还有许多未完的心愿。她想亲眼看到自己保健的老干部中走出百岁寿星;她想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把老干部保健水平提上新的高度;她想买一套大房子,把年已八旬的母亲接来养老……

  然而,她还是走了。

  送她的那天,她保健过的老干部来了,她救治过的地方群众来了。有的老干部抑制不住泪水,失声痛哭;有的老干部腿脚不灵便,让家人推着轮椅赶来,献上一枝康乃馨;有的老干部顾不上重病在身,在亲属搀扶下,颤颤微微走到她遗体前,不肯离去……

  此时正值2008年夏末秋初,窗外玉兰树上蜂蝶嗡嘤,枝头热闹地盛开着洁白的花朵。

  像女儿一样服务老干部

  老干部刘大鸣不会忘记,他拄着拐杖去看望住院的孟卫平时,她微笑着说:“音乐家,我不行了,您一定要多保重!”刘大鸣是位作曲家,“音乐家”是孟卫平对他亲切而又调皮的称呼。

  刘大鸣也是个癌症患者,1999年做了肿瘤手术,当时国外专家判定他活不过6个月。然而,他还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10年来,孟卫平经常给他介绍康复知识,用药调理,帮他提高生活质量。“我能多活这10年,孟主任功不可没呀!”刘大鸣说。

  1996年,孟卫平从山西某驻军医院调到福州总医院干部保健科工作,工作对象从普通病人变成了老首长和他们的夫人。他们年事已高,最大的96岁,最小的82岁,而且大都患有老年疾病,或已瘫痪在床。

  孟卫平对老干部们说:“你们过去为革命流血流汗,我们一定要让你们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是我们的责任和光荣。”

  孟卫平就像女儿侍奉父母一样,甚至和他们“争执”得面红耳赤。

  皮定均将军的遗孀张烽被发现颈动脉内有粥样硬化斑块,万一脱落就会堵塞血管,引起生命危险。孟卫平决定给她加服一种药物,可老人不愿吃,两人“争执”起来。孟卫平流着泪说:“您不吃这个药,我可怎么办呢?”老人被打动了。老人的病慢慢好起来了,逢人便说:“要不是小孟坚持劝我,我还真不愿意吃这个药。她对我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呀!”

  近年来,孟卫平所在科室老干部的满意率达100%,她也先后被评为“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被军区联勤部记三等功。

  把保健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次,老首长朱耀华感到身体不适,刚来科里工作的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咽部有点红,肺部没有发现异样,体温36.8℃,就给他开了点感冒药。

  “老人平时正常体温是36.2℃,今天为什么升高了0.6℃?”孟卫平马上警觉起来,当即赶到老人家中,重新检查,还硬拉着老人到医院抽血拍片。检查结果是老人得了间质性肺炎,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危险。

  孟卫平做事认真是出了名的。熟悉她的战友说,她的大脑就像数据库,对每一位老干部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她的工作标准也成了保健科的工作标准。

  来到她生前的办公室,窗明几净,桌上和书柜的书籍文件井井有条。最显眼的是书柜中一摞摞的病历,这是她针对以往病历不完善的情况,亲自设计和规范的新病历。她在每份病历中都列出老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病情,并详细注明诊断、检查和急救要点。她还主持建立了急救预案,安装了急救呼叫系统。这套措施实施后,老干部院前急救成功率提高到100%。

  自走上主任岗位后,孟卫平连续7个除夕夜是在值班中度过的。春节期间,老干部因为生活规律被打乱,情绪容易激动,身体也容易出毛病。每到春节,孟卫平都把战友们“撵”回家,说大家辛苦了一年,这个班她来值。

  就连住院期间,孟卫平也还在关心着老干部。看到她经常给老干部打电话询问健康状况,医院专门在病房内给她安了一部电话。老干部身体有什么异样或有疑问,医生们都习惯性地打电话找孟卫平。

  “如果孟主任能像对待老首长一样对待自己,她也不会这么早离开我们。”护士曾莉流着泪说。

  病重也未放弃课题研究

  孟卫平去世后,家人在她的遗物中发现一封没有寄出去的信,那是她写给医学杂志编辑的。上面写着:“编辑同志,您好!我因病做手术,稿件未能及时修改,现将修改好的稿件寄给您,有3点问题说明如下……”

  回想起她病重期间还带着他们搞课题,同事们无不为之感动:“她是凭着多么大的毅力,支撑着自己刻苦钻研啊!”

  面对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孟卫平坚持每天忙完科里工作后读书两小时。刚到总医院工作时,她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向专科医生请教,并把兄弟科室老年病病例有重点地摘抄下来研究,使自己成为一名“全科医生”。

  在一般人看来,干部保健科是个冷门科室、边缘学科,很难出科研成果。但孟卫平不服气,她发动全科同志筛选课题,争取实现科研成果零的突破。一天,护士长杨丽华向她介绍了一篇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的文章,孟卫平看后惊喜不已:这不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课题吗?

  经过反复论证,孟卫平更加坚定了这个科研方向。调查之前,她设计了一份涉及饮食、生活、学习等100多个项目的调查量表,决定对驻福州地区的10个干休所1500名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只要有空,她就去干休所找老干部访谈。

  为了这项科研成果,孟卫平几乎到了忘我的境地。经过1年半的时间,孟卫平终于完成了这个科研课题。2001年,这项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科室成立15年来的科研空白。在她的带动下,科室人人都有了科研论文。

  美丽天使唯独献出了自己

  认识孟卫平的人都说她很美,美在外表,更美在心灵。

  军装是军人的名片,孟卫平最爱穿军装,也最珍惜军装。科室战友都知道,她身上的军装,任何时候都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每个线条都笔直清晰;她穿军裙从不随便坐下,因为裙子坐皱会影响美观;她每天上班前都要化一个精致的淡妆,她说这样看上去更有精神,为首长做保健工作,要特别注意形象。

  “她对谁都捧出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门卫老大爷、装修的工人生病了给她打一个电话,她都会认真细致、负责到底。”孟卫平的爱人彭照杉回忆道。

  “孟主任就是个天使,她就是来人间为我们做榜样的。”孟卫平的一位同事哽咽着对记者说。

  然而,就是这位美丽的天使却被突如其来的癌魔击倒。“我要做抗癌英雄,我还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孟卫平坚强地说。可她还是离去了,生命永久地定格在了54岁。

  送别她的那天,原计划只有两三百人的告别仪式,一下子来了近千人。老干部、群众和同事都自发赶来,想再看一看老干部的好“女儿”和敬重的孟主任。

  老干部王竞作诗悼念她:“沐雨披风数十春,总把病人当尊亲。救死扶伤倾心血,心香一炷祭忠魂。”

  孟卫平去世后,彭照杉给她写了一封长信,寄托哀思:“你对长辈孝顺,对孩子负责,把工作、家庭和孩子的教育都处理得很完美,哪部分都没有耽误,唯独献出了自己!”(丁广阳 潘正军 莫应龙 本报记者 张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种下神经干细胞修复脑损伤

上一篇:

二炮总医院建成“长缨健康体检中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