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怎样得到准确的血培养结果

2018-12-13 13:56:51浏览:9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马小军   在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美国BD公司发起,北京15家大医院参与的血流感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马小军 
 
  在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和美国BD公司发起,北京15家大医院参与的血流感染专题沙龙上,专家呼吁广大临床医生在抗感染治疗中,要重视对血培养的规范操作。

  对血培养不够重视以及不规范的血培养,除了会导致病原菌的分离率低,还很难评估病原菌是污染还是与感染有关,致使临床治疗往往出现臆断用药、漏检病菌等情况,从而导致耽误治疗时机、治疗费用高昂甚至治疗失败的情况。因此,围绕血培养的一些关键环节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血流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1800万名败血症患者,仅美国败血症患者在10年间就增加了139%。尽管医学水平在不断发展,但诊断血流感染最好的方式仍是进行血培养,而要想得到准确的血培养结果以指导临床治疗,并不像看起来那样简单,其中几个关键步骤需要格外注意。根据美国CLSI标准,采血次数、采血量、采血时间以及培养瓶被称为是确保血培养最佳检出率的4把“密匙”。正确的采血次数、充足的采血量、适当的采血时间和含树脂的培养瓶对于血培养检测结果都至关重要。

  首先是采血时机。为尽量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应在患者寒战或者体温刚刚开始升高时操作。一旦体温达到高峰,往往大部分细菌在血中已被清除了,培养阳性率自然就不高了。

  其次是送检标本的量要足。临床上有些医生尽管为患者进行了血培养,但通常仅送检1次。在多数情况下,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几乎同时在不同部位采血培养2套,约 40毫升血,这样,血液培养的阳性率可以高达80%左右。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毫升血液,则阳性率大约有1.3%的增加。而送检1次5~10毫升血培养的做法,其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仅为7%~10%。某些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间歇出现,很难捕获,此时也需要提供3套或更多的血液标本,间隔1个小时左右,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再次,应尽量在患者使用抗菌药之前抽取标本进行血培养,否则可能会影响血培养的准确性。如果患者在就诊之前已经使用了抗菌药,则应选择含树脂培养瓶进行操作,借以中和、吸附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

  最后是不要因为血培养耗时长而放弃检查。有些医生因为考虑到医院病床的轮转率等情况,不愿意选择血培养。事实上,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目前大部分病原菌可以在48小时内检测出来。而确定病原菌后有针对性地用药,不仅可以避免盲目用药无效后更换药物带来的尴尬,节约宝贵的治疗时间,更可以为患者节约大量的治疗费用。

  除上述环节,临床医生、微生物检验人员应更多地进行沟通,提高标本送检质量,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全国首例新术式在石获成功

上一篇:

307医院与河北省兴隆县人民医院结成技术协作医院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