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女性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于本次就诊的10年前因呕血诊断为“肝硬化(原因不明)、脾大”,并行脾切除术,此后病情一直稳定。患者于去年初突然呕吐暗红色血液约600ml,伴头晕,无心慌与出汗,遂入院诊治。
查体:患者贫血貌,血常规示白细胞5.30×109/L,红细胞2.96×1012/L,血红蛋白67g/L,红细胞比积0.24。B超示右叶肝脏缩小,肝区光点增加,有强回声结节,肝门脉宽1.3cm,左中增厚。B超诊断为肝硬化。给予禁食,监测生命体征。应用醋酸奥曲肽、维生素K1、蛇毒血凝酶等药物治疗后,患者自行要求出院,并于两日后无诱因突然又呕暗红色血液3次,于是又来我院就诊。
患者血压85/50 mmHg,脉搏120次/分,血常规示白细胞11.7×109/L,红细胞2.15×1012/L,血红蛋白52g/L,红细胞比积0.18。医生考虑存在失血性休克。治疗措施同上次,并给予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3天,患者血压与脉搏稳定在正常范围。
体会:上消化道大出血处理时应注意: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收缩压低于原来的30%、脉压差<20mmHg时也提示休克,不要拘泥于收缩压必须低于90mmHg。输入胶体液时因低分子右旋糖酐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为防止出血加重,最好不用,而使用血浆。为使出血部位尽快形成血凝块,必须使出血部位的pH<6。观察患者有无再出血时,如患者感到头晕、心悸、烦躁、恶心、上腹不适,应考虑为先兆出血,要紧急处理。
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李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