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4岁, 咽痛伴发热1天就诊。发热高达39.5℃。伴头痛,全身关节酸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咯痰。初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抗感染。3天后,患者仍有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8.0~40℃,并出现颈、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及无压痛。B超示:肝胆脾胰双肾声像图未见异常,双侧颈部可见多个低回声,其中两侧最大分别为2.2×0.7cm、4.1×1.0cm,左腹股沟可见两个分别为4.3×1.8cm、4.0×1.8cm的低回声,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CDFI均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连续两天查外周血涂片,镜下示大量异形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50%以上。EB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弓形体抗体、巨细胞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均阴性。骨髓穿刺结果:淋巴细胞占42%,其中异型淋巴占4.0%。患者第6天被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住院3周患者治愈出院。
体会:误诊原因主要是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不熟悉,警惕性不高。周围血出现异形淋巴细胞是提示本病的重要线索。该病末梢血异形淋巴细胞一般在病后3天出现,第一周逐渐增多,可达10%,以后逐渐降低,可持续7~8周。因此对于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为主症的年轻患者,应常规反复行外周血细胞检查,同时在血象检测自动化机器报告的同时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复核,并追踪观察,以避免误诊。
解放军161医院急诊科 田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