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两位年届70的老人家专程赶到福州总医院政治部医德医风办公室,送来了一面表达感谢眼科中心杨丽霞主任精心治疗之情的字匾。在此之前,他们还在医院网站上留诗一首感谢杨丽霞主任:患者眼翳心忧急,医师亲切释惑慰;简明精湛施良治,当代名医模范垂。
这两位老人家与杨丽霞主任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医患之情?带着这个不解的疑问,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两位老人家。原来,今年71岁的翁老早在三十年前眼底开始出现问题,近视有300-400度。最近半年来,老人家的眼睛看东西越来越吃力,近视度数已发展到1000度以上,这让正在老年大学学美术的她来说,常常感到看东西力不从心,无法用现在的视力完成画作,同时也带来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这些让老人家感到一筹莫展,深感忧虑。
今年5月下旬,在儿女们的劝说和别人的介绍下,家住福州的翁老在老伴的陪伴下慕名来到医院眼科中心求治。在门诊大楼眼科中心专家诊室,当班坐诊的杨丽霞主任接诊了翁老。翁老回忆说,当时杨主任接诊时的态度非常温和,询问病情细致认真,检查起来一丝不苟,回答问题简明扼要却句句说在点子上,还跟她介绍了一些类似病情的病例及治疗效果。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沟通交流,却让翁老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措施和费用等问题都一一了解清楚了。初次见到这样大牌的眼科专家,翁老没觉得杨主任有什么大专家的架子,相反还感到特别可亲和信任。
就在这样和谐的接诊过程中,翁老当即作出了接受手术治疗的决定。经过检查,翁老的双眼视力均不足0.1度,同时伴有结膜结状体炎,致使眼球有痛感,且可能因此导致双眼失明。在这种情况下,杨丽霞主任立即安排翁老住院,并尽快安排时间给她做双眼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6月2日和17日,杨主任亲自主刀,分别为其成功实施了右眼和左眼部位的手术。
当手术成功做完之后,翁老原本对手术效果不抱太多希望,却没想到令她感到巨大惊喜:手术做完复查时,自己的右眼提高到0.6度,而左眼更是提高到1.0度,双眼如今看东西都能比原来看清楚得多。当困扰多年的眼病随之化解,翁老对杨主任的精湛技术佩服不已,对福州总医院的专家更是多了一份由衷的信任。
细节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医者的医德和素质。说起自己的治疗经历,翁老非常难忘杨主任的两个细节。一次,翁老做完右眼手术到门诊眼科中心找杨主任复查时,恰巧就医卡里的余额不足,需要到收费处补缴10元钱,可杨主任没有让老人家先离开诊室去缴钱,而是继续给她检查眼睛,让自己的助手去帮忙缴纳了欠款。这样一来,翁老就不必为了缴钱而再排队检查了,让她感动不已。
还有一次,是在翁老右眼手术刚做完时。那时,做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翁老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痒,总是忍不住想用手去揉一揉,可经管医生已经交代过手术过后有些痒是正常情况,如果用手去揉可能会破坏植入晶体。但在实在忍不住的情况下,翁老还是用手去揉了一下,却被经管医师看见了,当即受到经管医生“严厉”批评。这时,杨主任知悉此事后,没有批评翁老,而是给她讲了战斗英雄邱少云的故事,她鼓励翁老说:“邱少云为了战友的生命被大火活活烧死也没动一下,您老人家可以学学这位战斗英雄,也要像他一样坚强,这样对您眼睛的恢复有好处。”就这样,翁老将杨主任的鼓励牢记在心,再也没有违背医生的医嘱。
出院之后,翁老的眼睛恢复得比她想象地还要好,如今看书做画都没问题,心中不由深为感激杨主任的精心医治,于是就满含感激之情赋诗一首表达谢意。采访中,老人家感慨地说:“我们看了一辈子的病,很少遇到像杨主任这样可亲可信的专家,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很好,能找到她看病是我们患者的福气!”
图为眼科中心主任杨丽霞正在为患者精心检查眼睛视力。
宣传科 张文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