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普外科 作者:蔡晓军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手术就是将迂曲扩张的浅静脉切除。下肢浅静脉分布范围广泛,若依照曲张静脉做一个从头到尾的切口,创伤性是无法接受的。曲张静脉分段剥脱切除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在要切除的静脉两端做小手术切口,从切断的静脉腔内插入细长的剥离器,抵达另一侧断端,将静脉壁缚扎在剥离器的头端膨大处,而后拉扯,像剥蛇皮一样,将整条静脉从组织中剥离撕脱,达到切除的目标。这和环卫部门清理下水管道的做法有些类似,不必在它表面开膛剖肚。但要求该段静脉走向径直,无分支羁绊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若静脉走向迂曲兼有囊状扩张,则剥离器在管腔内前行受阻,无法伸出血管外去缚扎血管断端,抽剥就无法完成;有血管侧枝牵扯,要么再增开切口将该分支切断。要么暴力强行扯断。通常在大腿段能完成静脉干的整段抽剥,但小腿段曲张静脉最为密集,又呈网状分布,常常不得不做多处切口,才能完成曲张静脉的切除,由此导致的创伤性大、术后瘢痕多的缺点,这是传统手术被称为“抽筋剥皮”受诟病的主要原因。
普外科积极探讨大隐静脉曲张的术式改进,在接受先进微创的理念的同时,勇于实践探索,开展了曲张大隐静脉点状剥除术,在保证手术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将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切口化整为零,由原来的2~3厘米的切口缩小至0.3~0.5厘米,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易辨认,美观效果好。这样手术切口就可以任需实施,再无顾忌,达到操作的精细化和微创化,不留手术死角。术后康复质量高,并发症少。不仅疼痛减轻,而且切口再多,依旧达到零加零等于零的整体微创效果。2年多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该术式深受患者欢迎。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微创化改进,没有凭借任何高科技手段,纯粹是外科医生微创理念和辛勤劳作,使手术操作精细化的结果。
术前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