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疗航母”是这样铸就的——解放军总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科学发展纪实(上)

2018-12-13 14:12:57浏览:34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记者侯静通讯员王继荣刘泉“李主任:祝您和您的家人节日快乐,此生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救命之恩”、“尊敬的李大夫:值此国庆佳

本报记者 侯静 通讯员 王继荣 刘泉   


   “李主任:祝您和您的家人节日快乐,此生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救命之恩”、“尊敬的李大夫:值此国庆佳节之际,为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您的关爱、您的善良、您的真诚,将永远给我力量”……国庆节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李亚里主任的手机里,共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问候短信近千条。这些为她发来祝福的人,都曾是被她呵护照料过的患者或患者家属。 
  而在解放军总医院,像李亚里主任这样,很多医务人员都与患者结为了知心朋友。近年来,解放军总医院全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力地推动着医院全面建设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阔步迈进,让这艘有着55年辉煌历程的“医疗航母”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医疗数质量连年攀新高,患者满意率不断跃上新高度。 

  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医院院长秦银河表示:“医患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医德医风事关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军队的形象,是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必须把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医院建设的整体布局中,从构建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入手,最大限度维护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 

  开拓进取勇攀新的高峰 

  10月12日上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大厅的醒目位置,一排整齐队伍的前面,是一台电子触摸设施。这台电子设施并不是排队挂号或者看病用的,原来,这是医院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而专门设立的医德医风电子监督设施。在这台全院联网的电子设施上面,患者可以对医务人员的态度、服务等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监督。李先生是来自辽宁省大连市农村的一位患者家属,他边排队等候边感激地表示:“这里的大夫太好了,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特别和蔼可亲,我想在这里感谢一下他们。” 

  排队等候的人群,大家几乎都是同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表达内心的一份感激之情。不久前,解放军总医院组织住院病人“医德医风满意问卷调查”和出院病人“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率达到99%以上。医院政委文德功表示:“近年来,我们通过把领导执行力、教育说服力、制度约束力、监督制约力、惩治威慑力、环境感染力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路子。” 

  解放军总医院作为全军医疗卫生战线的“排头兵”,这些年来始终在打造让患者放心满意的“医疗航母”道路上不断进取。2005年6月,为增进医患沟通,专门成立了随访中心,主要任务是征求出院病人对医院医风、医疗技术、服务态度、护士技术操作、病房环境、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解释、沟通、反馈和交流工作。另外,他们还在军内外聘请了22名同志为院外监督员参与医德医风管理。 

  患者的投诉就是一张警示的黄牌,患者的反映就是第一信号,对于自身问题,解放军总医院决不回避,敢于下猛药。2004年底,全院骨干例会上,院党委宣布了一项决定,两名资深高级专家因私自转介病人受到严厉处罚,其中一名还是享受军级待遇的专业技术三级教授。这一决定,在全院引起强烈轰动。不仅深刻教育了当事人,同时也让全院人员感受到了医院狠抓医德医风建设的坚强决心。 

  以人为本全力助推和谐 

  近年来,解放军总医院先后成立了疑难病症会诊中心,来自全院的专家在这里为找不出病因的病人集体会诊;开通了短信报告服务,外地来的病人看完病后,不必在北京等待检测结果,医院会把结果用短信的形式及时发送过去;白天忙着上班的病人也不必请假来看专家号,医院开通了夜间门诊,专家们在吃过晚饭后,还会坐回原来的诊室,继续看病到晚上9点多……这一切,无不彰显着解放军总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老年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士雯前些日子腿疾又犯了,只得坐着轮椅查房。一次,在老人刘湘芹的病床前,病人突然一阵剧烈咳嗽,忍不住要吐痰。来不及去拿痰盂,轮椅上的王士雯很自然地把手伸到了病人嘴边,让病人的一口浓痰吐在自己的手心里。老人的儿子当即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不迅速把痰吐出来,病人很有可能因为憋气引发心梗。”王士雯平静地解释自己的行为。 

  “最深层次的医德,是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尽最大努力治愈病人”,“我最不忍心看病人的眼神,他们眼中流露出的哀求和期盼,永远令我不安。”“多为病人想一点,爱心多一点,矛盾就会少一点”,“对病人,要多一点人文精神”。“我要拿了病人的红包,就愧对了他们”、“做医生,就不能被金钱所迷惑,要坚守自己的道德阵地,维护医生这两个字的圣洁”……这些朴实的文字,摘录于解放军总医院一些大夫的博客中,字里行间,凝聚着大爱无声。 

  每一件事情,看似那么朴实,却又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每一句言语,看似那么平淡,却又为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和谐。55年辉煌历程,55年薪火相传。解放军总医院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医疗、精神、文化和情感全方位服务,使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医疗服务全过程,从而使广大患者能够得到最及时、最方便、最安全、最廉价的医疗服务。 

  不断完善铸就“医疗航母” 

  退休干部吴大始是解放军总医院的“老客户”,她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变化:“不说别的,以前看病特怕大夫说要查CT,因为排队预约的很多,为做个CT常常要耗上好几天。好不容易拿到检查结果,原来那位专家可能又不出诊。现在好了,做CT检查当天就能拿到结果,直接就可以找专家给瞧了,多方便呀。”吴大妈看到的变化,源于解放军总医院领导班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医疗航母”而做出的一项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解放军总医院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缺医少药问题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作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解放军总医院充分发挥医疗技术科技优势,主动为偏远贫困地区人民送医送药。2006年开展了“天使工程”医疗扶贫示范活动,与西部100家贫困县医院建立了帮带关系,每年办好免费培养进修生、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教学、组派医疗队巡回服务、开展科研协作等10件实事,每年组派10多支医疗队赴老少边穷地区进行义诊,积极参与国家“健康快车光明行”活动。 

  作为全军医院的“排头兵”,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医院党委明确提出,越是融入市场经济,越要情系广大官兵,全力以赴为军服务。他们开辟了军人门诊“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军队伤病员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住院“六优先”。医院坚持经常召开为军服务大会,逐渐形成服务官兵的长效机制。2005年以来,先后组派117支医疗队,深入基层一线巡诊,与720家部队医院和哨卡昼夜开通远程医学会诊,每年派出专家1000余人次为军队医院患者进行会诊。 

  如今,声名遐迩、享誉全国的解放军总医院,年门诊量达300多万人次,住院收容10万多人次,手术5万多台次,这一组组惊人的数字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解放军总医院无愧于“医疗航母”的称誉。 

   

  短评:奉献之美 

  “最深层次的医德,是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尽最大的努力治愈病人”、“多为病人想一点,爱心多一点,矛盾就会少一点”、“我要拿了病人的红包、就愧对了他们”、“既然献身军队的医学事业,就不能因为几个钱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我布衣素食,足矣”、“只要病人有事,你们随时要叫我”、“有病人在医院发火,不管什么原因,医生都脸上无光”…… 

  这朴实无华的言语,蕴含着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的力量。这些发自解放军总医院医务人员口中的言语,仿佛是和煦的春风,沐浴着我们的心田;这言语,是爱的传递;言语中,折射着奉献之美;言语中,表露着医患间的和谐,也必然助推社会的和谐。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平日的工作当中,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们把最灿烂的微笑献给患者,带给患者心灵的慰籍;他们努力地学习,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他们视患者为亲人,无私中体现着大爱;他们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献给了健康事业,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写入其中,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放军总医院数十年如一日,始终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锻造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务人才,他们真诚地为患者服务,在激烈的市场浪潮冲击下,自觉地抵御各种诱惑,心系患者,情暖患者,从而赢得了广大患者的称赞。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当广大患者把赞美之词送给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务人员时,这座“金字品牌”必然会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让我们更加坚信,这座有着55年辉煌历程的“医疗航母”必将会在爱的力量助推下,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乘风破浪,一路播撒爱的芬芳,踏上更加辉煌灿烂的新征程,取得更加令人信服的新成就。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传播中国文化 促进中利友谊

上一篇:

沈阳军区计生办派专家为边防官兵送健康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