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维和医疗分队的保障尖兵

2018-12-13 14:17:42浏览:10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中国第九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中,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出国维和前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因为出国执行维
中国第九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中,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出国维和前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因为出国执行维和任务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因为蓝盔使命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都是各专业的行家里手,都是各单位的骨干力量,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士兵。他们虽然只是11名普通士兵,却是第九批赴利维和医疗分队衣、食、住、行的重要保障力量。

炊事班的“故事”

炊事班小档案:成立于出国维和集训时,4名炊事员中只有1名是等级厨师,其他是从卫生员等岗位改行而来。

到达维和医疗分队任务区后,炊事班接管食堂的现状是,操作间设置不合理,卫生状况差,库存的主食已长虫发霉,副食调料等所剩无几,而且炊事设备损坏严重,连做饭的燃油灶风门都已坏死,灶火大小无法控制,常常是想大火时着不起来,菜出锅火却旺起来了。任务交接后,班长杨晨带领炊事人员,立即对食堂卫生进行彻底大清整,重新规划操作间布局,对库存主副食进行筛选储存,按照架子化、标签化、箱子化要求摆放。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使维和队员能够吃饱吃好吃出营养,炊事员可谓是费尽了心思。联利团供应的主食单一,蔬菜稀少,大部分都是冻菜和罐头,伙食调剂起来非常困难。由于驻地潮湿闷热,所有副食都要存放于冷库内,为保证伙食质量,炊事人员时常需要提前数小时将冻肉切好用温火炖上,将罐头打开化着,便于下顿能够做熟。由于库存的米面长虫发霉,炊事员小温每次淘米都要在井边洗上数十遍,大家开玩笑的说“如果小温用热水淘米,估计就直接洗熟了。”为解决好维和队员因工作单调和枯燥,天气酷热,带来食欲下降等问题,炊事班就变着花样做主食,根据联利团供应的蔬菜和罐头,定期给队员们做手工面条、烙面饼、包罐头菜饺子、油炸馒头片,让队员们能够经常更换口味,增加食欲,均衡营养。随着海运物资的到来,炊事设备逐渐修复,炊事人员烹饪技术的提升,伙食质量也随之水涨船高,维和队员桌上的菜盘子也时常推陈出新。

特技驾驶

人物小档案:杨亮亮,二级士官,维和医疗分队后勤组驾驶员,出国维和前曾是某独立汽车营教练班班长。曾参加过“如期-2007” 实兵演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奥运会与残奥会运输保障、总后新大纲驾驶科目演示等大型活动。

维和医疗分队任务区内,受多年来的战乱等影响,道路损坏严重,交通极其落后,且路况极差。更让人可怕的是,道路沿线没有修车的店铺,没有卖汽车零件的商店,多数道路从茂密森林中穿行,随时可能遭到恐怖分子的抢劫。从随处可见的抛弃车辆,就能看出一旦车辆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有一次小杨开车送分队领导去首都蒙罗维亚参加紧急会议,由于时间紧急,又逢天降暴雨,那天早晨天不亮就出发了,但去往首都那条不足500公里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水坑与水坑之间连接的黄土路,加上当时天降暴雨,地面积水严重,非常湿滑,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事故,在那种道路上开车无异于特技驾驶,小杨却说找到了在汶川抗震救灾时,开着救护车在满目疮痍的灾区上驾驶的感觉。经过8个小时的旅途颠簸,小杨按时将领导送到会议报到地点。下车后,随行的干部笑着说“坐小杨一天车,虽然屁股磨出了茧,但比以前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
修理大拿

人物小档案:刘俊洲,三级士官,维和医疗分队后勤组修理工,出国维和前是某汽车修理所技师。曾参加过1999年世纪大阅兵,奥运安保后勤保障,2009年阅兵保障等大型任务。

第九批维和医疗分队交接时,分队共有10辆车,虽然型号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故障。除了新配发的勇士车外,其它9台车的车况都不甚理想,不是油路堵塞,就是难以启动,要不就是刹车漏气,还有2辆车到了大修的年限。维和医疗分队任务区内环境恶劣,气候炎热,造成车辆老化过快,效能降低。加上驻地路况极差,道路坑洼不平,对车辆磨损很大,各类配件消耗过快,每次出车回来都需要进行全面检修。有一次出车途中,因路途颠簸造成车辆突然熄火,司机却怎么也打不着火,下车检查了好几圈,不知哪儿坏了,情急之下,他给小刘打电话求援。听了司机的诉说之后,小刘判断可能是蓄电池的故障,便让司机重点检查蓄电池是否有电,能否正常供电。司机按照小刘的指点,果然发现蓄电池的极柱松开,造成接线柱熔流,无法点火启动,便找来车上一个用坚固油管的喉箍和铁皮,把线接起来与极柱一起进行联接固定后,启动成功,圆满完成运输保障任务。

男兵护士

人物小档案:周海斌,三级士官,维和医疗分队后勤组通信员,出国维和前曾是某医院勤务分队战士。曾多次参加野战医疗所实兵演习。

维和医疗分队护理工作一直由8名女护士,分三班轮流值班负责。今年国庆节前后,8名女护士应大使馆与联利团的邀请,赴首都蒙罗维亚参加“庆国庆迎中秋” 招待会文艺演出,计划第二天返航的直升机,因首都连降暴雨等气候原因无法按时返航,并无限期推迟,正在分队领导万分着急时,小周主动请缨担任男兵护士。在担任男兵护士期间,小周每天三班倒,连续一周不休息,未曾离开过护理岗位,依靠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精细的防护措施,克服了医疗区内艾滋病、疟疾、黄热、霍乱等传染病感染的威胁,利用手语比划加书写的方式,克服了因各国语言不同,与病人沟通难等困难,尽心竭力做好护理工作,给各国病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得到了住院病人广泛好评,也为中国赴利维和医疗分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许艳春、郭君、王均波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预防脑卒中需要本土循证证据

上一篇:

全军传染病防治临床培训基地成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