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药物支架的广泛应用遭到了不少质疑,但随着SYNTAX等研究结果的陆续公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是得到了确认。一般认为,药物支架可能更适合长病变、小血管、分叉病变等高再狭窄风险的病变,更适合低出血风险、预期寿命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而对于再狭窄风险相对小(如血管直径≥3.5毫米)、高出血风险和高龄患者,传统的裸支架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但人们对于药物支架带来的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问题仍有顾虑,学者们开始着手对其本身进行改进。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指出,药物支架技术不仅包括一根细细的“弹簧”(即支架平台),还包括药物、输送支架的系统以及携带药物的载体(即多聚物),以上四个部分的进展都会给药物支架带来革新。
在多聚物方面,由于其本身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反应,人们开始使用更好的组织相容性材料。一种名为Endeavor的新型药物支架就选用了磷酸胆碱涂层,尽管这一涂层无法被降解,但其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生物相容性较好。4年的临床随访结果也证实了其至少具有与裸支架相同的安全性。而正在研究的完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支架,乃至完全避免使用聚合物涂层的支架,未来也很有希望。
支架输送是成功植入支架的第一步,它的革新也很有看头。比如Endeavor Sprint通过选用更柔软的球囊材质、更灵活的头端设计及更小的通过外径,进一步减小了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增大了治疗复杂病变的把握(如糖尿病、弯曲病变及高度钙化病变)。
无独有偶,新型药物支架Cypher Select Plus也在输送系统上下了不少工夫。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介绍说,它增加的输送系统亲水涂层,使其光滑程度提高了约94%,对于特别迂曲病变、长病变、血管直径较小、分叉病变等情况更容易通过。而配合相应的预扩球囊Fire Star及后扩球囊Dura Star则有助于提高通过性和推送性。
由于药物支架所携带的药物可能是形成晚期血栓的原因之一,因此人们也一直在开发新型药物或药物联用,试图降低毒性及增加疗效。目前,携带新的雷帕霉素类似物或他克莫司等药物的支架正处于研发和试验中。
预计未来几年,药物支架仍将围绕这四个方面做文章,而最为理想的完全可降解支架可能会在更远一点的将来出现在临床上。
(时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