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 张冠鑫 侯双
日前,从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传来喜讯:我院胸心外科主任徐志云教授荣获该组织授予的“金刀奖”。此奖为中国心血管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在这巨大的光环荣耀背后是徐志云教授三十年漫长而又艰辛的创“心”之路。
师从名家 夯实根基 志冲云霄
十八岁那年,徐志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五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至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工作。初来乍到的他耳濡目染了蔡用之教授、张宝仁教授等一大批名医名师的风采,从骨子里喜欢上了这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生机的新环境。他暗下决心,要成为像蔡老、张老一样能够真正为患者解决疾苦受人尊敬的胸心外科名医!
理想是奋斗的翅膀。徐志云白天承担了大量的临床工作,晚上陪伴在手术病人边上认真观察病情,深夜还要秉灯苦读。充满干劲而又好学的他吸引了名师大家的眼光,成功考取了胸心外科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32岁时他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在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在科内首次成功应用了人造瓣环实施二尖瓣成形术,开展并具体负责和实施了无支架自体心包瓣置换主动脉瓣的研究工作,最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自体心包瓣置换主动脉瓣这一高难度手术。为了研制心脏冷冻探头,他不辞辛苦,四处寻找合作厂家,多次奔赴外地,最终研制成功。36岁那年徐志云再次破格提升为正教授。
学无止境。为了磨砺自己,更好地为广大心脏病患者服务,1998年他远涉重洋,赴美国圣文森医院心脏中心学习工作。这位来自太湖湖畔的青年学子,学成后已是满怀雄心,准备为实现鸿鹄之志一展身手了!
勇挑重担 继承发展 开拓创新
蔡用之、张宝仁等老一辈专家教授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奠定了胸心外科心脏瓣膜病诊治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这种精神也成为激励徐志云阔步前进的不竭动力。
2000年他回到了阔别两年的长海医院,他没有片刻休息便立马投入到工作中,将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在科室推广。首先,积极推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尤其是那些先进的心脏术后处理经验,并进行相应的量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他打破以往常规,率先实施术后当天拔除气管插管,减少了患者潜在的危险,也减轻了医护人员不少工作量。其次,积极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数量和效果得到迅速提高。2001年更是取得了连续102例冠脉搭桥零手术死亡率的佳绩。再者,他大胆创新,勇闯禁区,填补了大动脉瘤外科手术许多领域的空白。借鉴国外经验,他和科室同事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如深低温停循环和逆行全身灌注技术治疗复杂性降主动脉瘤等原创性技术,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获得了全国同行们的肯定。如今大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数量已跃居军内第一位,国内第三位,确立了长海医院大动脉瘤外科南方地区中心的地位。
2002年张宝仁教授将胸心外科主任的接力棒放心地传给了徐志云。徐志云深知: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具有无比辉煌的历史,自发研制了全国第一例人造心脏瓣膜并成功实施了第一例瓣膜手术,进行了全国首例世界第二的四个瓣膜同期置换,瓣膜外科的水平在全世界处于领先,自己受医院领导和老师的信任负责科室工作,决不能固步自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应将眼光瞄准世界心脏外科前沿,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
徐志云始终强调:“我们不但要继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把心脏瓣膜外科发展好,更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将心脏病的外科治疗领域拓展到各个层面。”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在老主任张宝仁教授的指导和支持下,徐志云号召全科同志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确立了以成人心血管病外科治疗为重点发展方向,以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为学科主攻方向,继续保持和发展心脏瓣膜的特色和优势,开了瓣膜微创手术,加速发展冠心病和大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拓展先心病的手术难度和范围,并实施普胸专业分工,开展了多项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在病源方便,鼓励全科同志齐谋共策,扩大学科影响力,吸引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救治,手术量逐年递增,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室整体建设稳步推进。
情系病患 德艺双馨 成绩斐然
徐志云经常教导科里同志:“大凡名师大家,不仅要有能,亦要有仁”。多年来,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亲人一样温暖,仔细诊查,精心诊治,对每一台手术,无论简单还是复杂,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经常应邀去全国多家医院会诊指导,主刀完成高难度大型胸心手术,不图回报,最大限度地救治患者。近年来,为了给广大贫困先心病患儿争取治疗机会,徐志云主任积极联系华夏慈善基金会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募捐治疗费用500多万元,在科室为这些患儿开辟绿色通道,还亲自奔赴贫困地区给孩子们义诊,目前已为500多名先心患儿成功开展手术,为他们筑起了爱的长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志云身体力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领科室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他和他的团队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了卫生部行业专项重大课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等基金。徐志云的成绩得到了业内同行们的高度肯定,他本人被光荣推选为上海市成人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所长、全军心脏外科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和上海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今年又被选举为上海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候任主任委员,担任《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等11种杂志的编委。
“金刀”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妙手回春驱病魔,医德仁心满杏林。徐志云教授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抒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