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谭 嘉 实习记者刘 洋)我国著名普通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近日在中华医学会第16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上提出,及时实施肠内营养,保护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是危重症患者成功救治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据悉,在外科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营养支持”正发展为“营养治疗”。黎介寿院士指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医学界进一步认识到,肠道除具有消化吸收营养、分泌激素等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免疫及生物屏障功能,人体60%的淋巴细胞分布在肠道系统。动物实验证实,细菌能够“钻过”肠黏膜的紧密连接部,进入肠淋巴和门静脉系统,进而侵犯全身各器官,肠道内的细菌易位最终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研究也提示,肠黏膜病变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能继发感染的信号。由于肠黏膜细胞具有需直接与食糜接触才能促进增殖、生长的生理特性,所以及时实施肠内营养要优于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可减轻肠损伤,改善病人的生存率。这一阶段的治疗重点是维护肠道屏障功能,加强肠道免疫调控功能。
南京军区总医院李宁教授说,为使病人耐受肠内营养,可在住院后尽早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改变肠内营养的内容,从整蛋白到小分子蛋白,从长链脂肪酸转为中链脂肪酸。但如果病人出现腹胀、腹痛加重,一般情况的恶化,特别是腹腔压力的升高,要停止使用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