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测血压 牢记五项注意

2018-12-13 14:29:44浏览:1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日常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及评价其严重程度和分类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直接法是在动脉内测量),即在
日常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治疗及评价其严重程度和分类的主要手段。临床上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方法(直接法是在动脉内测量),即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血压值。

  一般来讲,在肱动脉的不同部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有所不同。在更远端的桡、指动脉(腕或手指端),收缩压增加而舒张压减少。故水银血压计总被视为临床血压测量的金标准,测量的标准位置是上臂,标准体位是坐位。现提出5个注意事项。

  1.避免过高测量血压  当周围动脉由于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变得很僵硬时,袖带必须有更高的压力来压缩它。如果压力不够,测得的血压将偏高。这样病人可能会过量应用降压药物而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

  2.正确判断舒张压  妊娠妇女、动静脉瘘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以及脉压差大伴靶器官损害的老年病人,当柯氏音5期一时难以消失时,应视柯氏音4期为DBP。

  3.注意护士测量的卧位血压  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卧位时SBP、DBP均高于坐位,且以SBP增高为显著,并且左上肢血压高于右上肢。此种现象在高血压患者中表现较为突出,应引起注意,要在护理首页记录测的是左上肢还是右上肢。尤其是在测量休克患者右上肢卧位血压时,对护士临床操作中测得的血压更应加以分析。

  另外,老年人、肥胖、身材较矮、妇女及坐位血压低的人群血压更易受到影响,故应对以上人群血压进行常规坐位和卧位血压测量护理。因为卧位血压长时间增高同样会导致靶器官损害。

  4.警惕桡动脉搏动消失时血压的不可靠性  主动脉弓综合征,又称无脉症,是由于头臂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病、糖尿病为多见。遇到以上情况可测下肢没有狭窄或闭塞的腘动脉、胫动脉等加以分析。

  5.注意心律失常时血压的变化  当心率很不规则时,每次心跳的心搏量和血压可以差别很大,应测量几次并取其平均值。比如有心房纤颤时,2~24小时动态观察,可提供相似于正常心率者的数据;有严重心动过缓时(心率<47次/分),放气应比通常慢,以免低估SBP和高估DBP。

  鉴于不准确测量的后果,包括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带来的危险,建议加强对负责临床观察和分析血压的临床医务人员的训练,并将测量部位记载到门诊和病房的病历中。

  链 接      血压测量要点

  1.被测量者舒适地靠背坐着,不要说话,上臂裸露或仅留衬衣袖子,没有向上卷曲着的衣服,腿不应交叉,五个手指放松伸直。

  2.袖带下端应在肘窝之上2~3cm,听诊器钟形听头放在肘窝可扪及的肱动脉处,袖带中部应在右心房水平(胸骨中点)。

  3.袖带束应缠绕上臂周径至少80%。如遇<80%者(上臂较粗),可测量桡动脉血压,同样袖带下端应在桡动脉搏动处之上2~3cm,听诊器钟形听头放在可扪及的桡动脉搏动处。

  4.开始测量应将袖带充气到至少桡动脉脉搏消失点之上30mmHg平面上,放气时水银柱应每秒下降2~3mmHg。

  5.第1个(柯氏音1期)和最后1个(柯氏音5期)听到的声音应作为SBP和DBP。首次应测量两侧上臂的血压加以对比。(程守勤  嵇旭东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临床细微环节决定成败

上一篇:

空军总医院赴左贡县医疗队即将出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