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读了羊裔明教授的《查体要查出病理学水平》(见6月8日健康报8版)一文后,深受启发,颇有同感。我最近在颈椎病诊疗中发现的两个曲折就医病例就是通过规范查体而获得线索,最后通过普通辅助检查得以确诊。
病例1 颈椎病致慢性咽喉不适
患者男,28岁,咽部不适,进食时有阻塞感半年,外院做食道钡餐检查未发现异常。该患者赴省市三甲医院做纤维喉镜、电子胃镜检查,拟诊反流性食管炎、鼻后滴流综合征,给予抗反流、鼻道激光和修复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赴精神专科医院排除了精神心理疾病。
经追问病史,我们发现患者咽喉不适与颈部活动有一定关联,于是从颈部解剖上相关联的颈椎疾病进行针对性查体。首先对颈椎活动范围进行检查,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活动检查。发现当患者颈部向右转动时受限明显,向左转动时有轻度眩晕感,行椎间孔挤压和分离试验时呈强阳性反应。据此基本可以确定本例为颈椎病所致的咽喉部不适,行颈椎正侧位片及颈椎CT检查后确诊,按颈椎病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2 颈椎病致心绞痛样发作
患者女,46岁,因劳累后阵发性胸闷、心慌、背部不适两个月。患者近两个月来,每次在劳累后都出现胸闷、心慌、背部不适感,有时放射至左手指尖。多次查心电图未见异常,按不典型心绞痛予活血化瘀及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两小时前因右手举重物时再次突发胸闷、心慌、右侧上肢剧痛。当地卫生院急查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给予速效救心丸10粒顿服后转本院就诊。
患者病史特点为每因劳累或负重工作时发病,心电图检查无明显改变,按常规检查,血压120/80毫米汞柱,呼吸平顺,无肢体发凉及冷汗,心律齐,无杂音。当令患者抬举肢体时发现有明显疼痛不适感,颈部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向右侧转动。颈椎4~5椎旁右侧肌紧张,压痛明显,椎间孔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侧神经根牵引线试验阳性,考虑颈源性心绞痛,复查心电图未发现异常。颈椎CT示颈椎多椎间盘脱出或突出,椎骨退行性改变,予以对症治疗,半月后症状缓解,后未出现类似发作。
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原因,颈椎病变时颈交感神经常受骨赘挤压或椎间盘异位刺激,导致冲动扩散,并通过内脏感觉反射,可引起头颈部、咽喉部和胸腹部等部位疼痛与不适,极易导致误诊误治。规范查体确实是当好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各种检查与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