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推行大协作疾病救治新模式

2018-12-13 14:35:22浏览:24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本报讯 龚怡、高铭华报道:11月上旬的一天深夜,一名脑梗病人被紧急送往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值班医生没有按传统的“急救-留观-

   本报讯 龚怡、高铭华报道:11月上旬的一天深夜,一名脑梗病人被紧急送往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值班医生没有按传统的“急救-留观-专科治疗”流程施救,而是直接联系“脑梗专病联合诊治中心”秘书,30分钟内召集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科等4个科室6名专家,现场为病人联合会诊并成功实施手术。这是该院推行多学科大协作救治新模式带来的变化。 
    多年来,我国医院一直沿用以治疗专业划分专科的诊疗模式。随着各专业学科研究范围的深入拓展,这一传统模式流程僵化、效率较低以及病人难以得到科学系统的诊治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南京总医院打破固有学科界限,以大学科协作为牵引,整合多学科人才、技术、设备资源,在国内率先开设以疾病链为纽带的“肺癌、冠心病、乳腺疾病”等8个联合诊治中心,“多型肾脏病、高血压”等56个专病门诊,使人才、技术、军事效益显著提升。 
    笔者在该院看到,实行新的疾病救治模式后,不仅能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准确快捷的诊断、经济合理的检查、科学高效的治疗,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单科诊疗流程反复、技术单一、人才匮乏、平台分散的局限性,形成了快捷、高效、优质、低耗的救治链。专病中心的成立还促进了高层次人才的科学整合,医院形成了3名院士领衔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方阵。 
    平时能应急,战时保障快。该院将多学科大协作救治模式向平战一体化延伸拓展。在该院今年组织的一次实战条件下卫勤保障演练中,多学科卫勤人员密切协作,在以大协作为牵引、全军首创的“损伤控制性治疗”规程指导下,卫勤保障前后方之间组成一条立体救治链,为“降低死亡率、减少伤残率、提高治愈率”开辟了绿色通道。演练结果显示:医院综合救治能力明显增强,野战医疗所伤员通过率比以往增加了近1/3,确定性治疗率提高了13%。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热情做好出院随访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上一篇:

福州总医院儿科顺利抢救一名过敏性休克儿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