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读过一篇有关外国医生恪守合理用药原则的报道,至今还有些印象。文中大意说,中国羽毛球队赴欧洲某国参加一项大型国际比赛,主力队员董炯不巧在开赛的前几天患上了感冒。球队有关人员把他送到当地一家医院治疗,并要求院方以输液的方式为他使用最新抗生素,以便尽快治好他的感冒。然而,尽管院方很崇拜中国羽毛球队乃至董炯本人,但始终坚持给他使用普通口服感冒药。理由一,董炯患的是普通感冒,无须输液和使用最新抗生素;理由二,如果因为董炯是著名运动员就给予他不合理的用药,那是医生的失职。最终,董炯得到的是院方坚持的治疗方案。
与之相比,国人用药,陋习太多,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也很多,同时也是导致看病贵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用药陋习有以下三种:
——超前用药。所谓超前用药,是指病人的病情不严重,以常规药物(老药)即可治愈,却非要使用新药不可。这种用药陋习既存在于许多病人,也存在于不少医生。超前用药的弊端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大幅度增加了医疗费用。一般说来,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新药的价格往往是老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二是病人超前使用某种新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品)之后,如果对该药产生耐药性或抗药性,病人再犯同样的疾病就无药可治了。因此,能用老药则尽量用老药,不要刻意求新。
——崇拜“洋药”。时至今日,很多国人看病用药,依然迷信“洋药”,认为进口药的疗效一定比国产的好,即使价格很贵也要用。这是一种“沾洋即好”的用药偏见。其实,绝大多数进口药的疗效与国产的没有高低之分,之所以依然进口,是为了照顾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事实上,就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而言,中药和中成药反而比进口药具有更多优势:一是治疗效果与调理作用兼而有之,相得益彰;二是不易产生抗药性;三是毒副作用小;四是药价比西药明显便宜一些。
——轻信广告。在发达国家,病人该用什么药,由执业医师或由执业药师决定。而在中国,病人用药往往是跟着广告走。这样的陋习又进一步为药品广告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纸杂志上、影视屏幕上、汽车车箱上、电线杆子上、医院里、药店里、商店里、广播里……到处都有药品广告。许多明星名人成了药品的“广告员”。“彻底根治”、“百分之百有效”等违规广告屡禁不绝。有道是,谎言说千遍成了真理。在强烈的广告冲击下,许多医师和药师成了“广告执行者”,而最终后果是,无数病人成为广告的受害者,轻则浪费了钱财误了病,重则旧病未除添新病,有些人甚至家破人亡,令人遗憾和痛心。
综上所述,治病心切可以理解,用药陋习应当根除。 (北京 肖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