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杨文英
慢性病的本质是对过剩能量的代谢障碍,而膳食不合理是慢性病三大行为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在数千万糖尿病患者的背后站着更为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前期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异常合并空腹血糖受损三种形式,其中糖耐量异常占80%以上。第20届世界糖尿病大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糖耐量异常人数达到3.44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4.72亿。因此,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烟、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糖耐量异常,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药物干预结合起来。对于部分糖耐量异常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足以有效降低血糖时,就应考虑使用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使用,能预防1/3左右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心血管疾病和四肢缺血性坏死等,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糖尿病。国际糖尿病联合会预测,2010年,全球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大约为3761亿美元,在2030年将达到4900亿美元。通过加强糖尿病的预防,特别是早期诊断,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和治疗费用最好的方法。据估计,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合理运动等方式,配合药物治疗,60%以上的2型糖尿病前期可以延缓发病。
作为医生,对于慢病,不仅要会用药,还要善于对患者实施生活干预。由拜耳医药保健发起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项目——“健康主食”教育计划,就是动员临床医务人员和营养师为糖尿病患者开出健康饮食处方,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止脂肪比例过高,防止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新 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