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是否胜任临床工作才是最硬指标

2018-12-13 14:36:56浏览:25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读了《没有SCI论文不能晋升主任医师》一文后,十分同情和支持这位因没有SCI论文而苦恼的优秀外科医生。因为我觉得他很敬业,很有
读了《没有SCI论文不能晋升主任医师》一文后,十分同情和支持这位因没有SCI论文而苦恼的优秀外科医生。因为我觉得他很敬业,很有进取心,又很有责任感。当今医院非常需要这样有水平、有能力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他的担心和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SCI论文硬性要求容易产生误导

  职称评审中将论文作为硬性条件之一,这是对的,也是必要的。论文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业务技术水平。但是对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应区别对待。是否都需要有SCI论文,不宜硬性规定,但可以鼓励。对县市级或二级医院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可要求他们的论文注重实用性,只要求在实用类杂志上发表有一定价值的临床总结或能反映临床进展的文献综述就可以了。

  目前职称评审中更要注意纠正的偏向是:过于看重论文而忽视综合业务技术水平的全面评估。作为临床医师,最主要的是会看病,看他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规范诊治水平和能力,即在诊疗技术上既要与国际接轨,体现先进性;又要符合国情,具有实用性;还要个体化,注重可行性。

  职称评定有逐年放宽趋势

  现今职称评审中,往往把论文当硬件,或重学历、轻能力,没有注重考核实际临床诊治水平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有些医疗卫生单位出于对职工的关心,或者怕得罪群众,把关不严,推荐表上所填内容失实者并非个别现象。加上评委会成员是从专家库中抽取的,大多并不了解申报人员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因难于发现问题而很容易顺利通过。

  现在看来,高、中、低三级职称的条件呈现逐年放宽的趋势。按现行政策,一个医学本科毕业生,5年后升为主治医师,10年后升为副主任医师,15年后升为主任医师。有时碰到机遇,还可能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而提前晋升。读过研究生的,更可能在临床实践仅10年左右便获得最高专业职称。就临床医生来说,10多年的经验是很不够的,顶多能熟练诊治常见病、解决一部分疑难病,要全面担负起医疗、教育和科研的指导任务显然还有一段距离。

  低年资高职称医生更易出事故

  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我们发现一些低年资的高、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出现医疗事故相对较多,有的连一些比较基本的技术亦未能熟练掌握,疑难病的诊断思路不够宽,鉴别诊断能力较差,抢救危重症的经验不足,说明至少有相当一批医务人员的职称和其真实能力不符。

  实际上,卫生部在早年制定的各级卫技职称评定条件是很明确的,也是比较严格的。问题是几年来层层下达了名目繁多的具体政策,客观上替代了基本条件和标准。作为一名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重任的医生,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即使有良好的愿望和优良的服务,仍然不可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医生、人民满意的医生。

  因此,职称不能代表称职,评职称一定要强调称职,条件不能轻易放宽,不能有各种照顾性政策。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节能改造收效明显

上一篇:

医生要参与慢病生活干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