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明学、特约记者王清波报道:急救、手术、X线诊断、通信、检验……短短几十分钟时间,一座由10余个功能方舱和新型医疗装备组成的野战医院拔地而起。11月5日,济南军区153医院在豫西某演兵场组织的战时卫勤保障演练,让观摩人员赞叹不已。
近年来,该院先后列装了我军第二代野战医疗方舱、远程医疗会诊车等一批新型野战医疗设备,他们抽调专家和医疗骨干,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静态学习与动态演练相结合的方法,熟练掌握新装备的技术性能。为提高医院野战条件下的保障能力,院党委大力营造一切向战备训练聚焦的氛围,加强新装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训练。远程医疗会诊车内空间狭窄,装备作用发挥有限,野战医疗方舱内各个方舱之间虽能实现音频视频传输,却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他们积极攻关,把通信方舱与远程医疗会诊车进行对接,实现了野战医疗方舱与后方的实时沟通联络。
各种新型医疗装备之间的沟通融合,提升了医院的野战医疗水平。“新型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使野战医疗分队的卫勤保障能力实现了从一次性、零散性到可持续性的新跨越。”该院院长程正祥解释说,以往,野战医疗分队的一个制氧机一天只能保障一至两名伤病员,如今,供气方舱能够24小时不间断供气,野战医疗分队实现了“拉得出、跟得上、救得了、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