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灿灿 通讯员吴 敏)日前,由武警总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救援组织国际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世界第12支、亚洲第2支接受分级测评并获得资格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彭碧波被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授予城市搜救医疗专家资格证书。
据悉,测评内容包括国际救援队准备、动员、行动和撤离4个阶段及管理、保障、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5大能力,涉及科目共21项150款。其中,由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承担的医疗救护项目以全部满分的成绩通过了测评。
据彭碧波介绍,国际重型救援队的主要标志是具有在倒塌建筑物尤其是在钢混结构中开展高难度搜索和营救的能力,应在灾后48小时内抵达灾区,可同时在2个救援现场持续10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开展救援行动,并和联合国和灾区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和及时信息沟通。目前,全球仅有英国、美国、德国及我国的12支国际救援队通过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
据悉,随着任务变化和能力的提升,中国国际救援队将扩编为500人。其中,医疗队员将增至80人,可随时随地展开野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