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平 丛墨涵
全军首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数字化教研室,近日在唐都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教研室采用北美放射学会推荐的教学模式,达到世界先进教学水平。
该教研室王玮主任介绍说,这是全军首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数字化教研室。它由2间国际标准的数字化教室组成,内有70英寸医用专业教学显示器、专业投影仪、双屏显示器等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T-PACS系统教学。T-PACS即教学用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它将X线、CT、MR、超声、介入、内窥镜、病理等临床资料医学图像传入教学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并进行智能化处理,得出相关的完整数据。然后再将用于教学的病例资料传至教员和学员终端。上课时,教师动态地组织影像临床教学资料,学生可以在T-PACS工作站上进行操作,直接获取所需的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进行学习。同时可以与CT、MRI等影像图片资料库链接,进行综合对比,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影像学习观。此外还有互动功能,师生可直接在T-PACS工作站对教学内容、教学课件修改备注。教研室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还可以智能读片,实现远程会诊等。
在教研室里记者看到, 教员在一台70英寸医用专业教学显示器前,调出一个个患者的影像资料作分析,显示器呈现的图像细致、清晰。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病历、处方等,都能实时显示,供上课时分析参考。每个学员面前都有一台T-PACS终端,与老师的教学显示器同步显示。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课堂上的声音和显示器上的内容被保存成多媒体文件,传输到“电子档案”,供学员复习使用。王玮主任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疾病种类、胶片、诊室空间限制,学员往往无法进行实际操作。现在的教学模式,彻底结束了放射科的胶片时代,为学员上实训课创造了现代而便捷的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了授课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