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三次手术谈话

2018-12-13 14:59:07浏览:2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是切肾保命,还是冒险保肾?这是个问题。一位活体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移植肾破裂后,为了患者的利益,医生顶住压力3
是切肾保命,还是冒险保肾?这是个问题。一位活体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移植肾破裂后,为了患者的利益,医生顶住压力3次找患者家属谈话,最终用真诚感动了患者家属,保住了难得的移植肾。在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的今天,医生们没有顺水推舟以求自保,而是知难而上,勇于担当。从他们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时代所热切呼唤的医学职业精神。

  一位活体肾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移植肾破裂,医生跟患者家属谈话,说明需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术中将视移植肾的情况决定保肾还是切肾。然而,患者家属却表示,宁可切除移植肾以保全患者生命,并在知情同意书和手术单上签了字。

  无影灯下,移植肾清晰地暴露在医生的视野里:肾脏表面出现一道破裂口,鲜血正在慢慢渗出;肾脏肿胀苍白,无尿。情况的确非常严重,此时切除移植肾无疑是最保险的做法。但凭临床经验,医生判断这个肾脏还有希望保住。这当然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继续发生强烈排异,后果将不堪设想。是切肾保命,还是冒险保肾?重大的抉择摆在面前。

  医生深知,他们面对的不只是一个已经破损出血、功能衰竭的器官,而是一位普通而又伟大的母亲无私的爱!原来,这位来自杭州萧山的病人得了晚期尿毒症,是年逾50的母亲毅然割肾救子,才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救了过来。一旦把这个宝贵的肾脏切除,母亲将承受怎样的打击?患者一旦失去了母亲给他的这个肾脏,又将陷入无边的病痛中,焦虑地等待着再次移植的机会。只要有希望保住肾脏,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主刀医生果断决定保肾,下了手术台跟病人家属谈话,留下医疗组成员继续观察。

  等候在手术室外的是病人的父亲和姐姐。他们怕母亲伤心,都没敢告诉她儿子的病情变化。此时此刻,他们的心里也是千肠百转、矛盾重重。可一想到排异大出血可能人财两空的结局,他们就表示留住亲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此,尽管医生耐心地解释、苦口婆心地说服,家属还是坚决不同意保守治疗,强烈要求切肾保命。

  此时此刻,严峻的现实摆在医生面前:一边是病人的希望,一边是自身的风险。立刻切除移植肾当然能规避风险,并且家属也表示理解。但如果经过努力能够保住移植肾的话,不仅能给病人带来生机,带来生活质量,还能替病人节省再次移植的医疗费。当时手术台上,医疗小组成员的思想斗争也非常激烈。潜在的医疗纠纷、巨额的医疗赔偿、当今社会医闹的盛行,还有医院的声誉、医生的名望……这一切使得医生们心有余悸,大家的意见不禁向切肾方案倾斜。

  只是,天平的另一端放的是病人的利益啊!想想切肾以后病人又将长期依赖血液透析,想到当前供体的严重短缺导致再次移植的渺茫,还有久病带来的家庭贫困……换位从病人的角度思考,医生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还是占了上风。良知促使他们作出了最后决定——病人的生命和利益是最重要的。经讨论,医疗小组给手术台上的病人注射了20毫升速尿。几分钟后,大家看见有少量尿液从导尿管里嘀嗒流出,便不约而同地交换着欣喜的目光。这说明移植肾的肾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大家决定顶着巨大的压力保住这个肾脏。

  时间宝贵,主刀医生马上下手术台找家属谈话。这已经是这次手术中关于移植肾去留的第3次谈话了。家属被医生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了。他们从医生的眼里看到了信心与希望,终于同意保守治疗。医疗小组迅速而细致地给移植肾止血、修补裂口,关腹后病人被送到监护室密切观察治疗。两周后,病人康复出院。两个月后复查,各项指标正常。两年后的今天,病人依然生活得很好。

  这是发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的真实事件。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救死扶伤,精诚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我们的医生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东莞女工铊中毒追踪 警方发现她家的海带上有铊

上一篇:

舞动心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