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陈守龙、记者范炬炜报道:总后卫生部门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军队医院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县医院工作10年来,在缓解西部地区人民群众就医难题、提高当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01年,全军卫生系统按照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了“百所军队医院对口支援105所西部地区县医院”工作。10年来,全军累计组派医疗队3000多批、2万多人次,诊治患者420万人次,专家会诊4万余人次,挽救了数以万计西部地区群众的生命。医疗队深入高原戈壁、偏僻村寨,为少数民族群众上门诊治疾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积极参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军队卫生系统还帮助西部地区医院新建了一批急需学科和骨干学科,建成100多个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优势特色学科;白内障超声乳化、内窥镜微创治疗、肿瘤介入治疗等一批先进的医疗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对受援医院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部队医院累计接收进修生1.2万人次,培养研究生近千名。通过携手实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军队卫生系统进一步完善了与地方的协同机制,探索出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卫勤保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