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等诱因的刺激下,随时都有可能破裂。虽说脑动脉瘤不是恶性肿瘤,但极具“杀伤力”。数据表明,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大约为30%-40%。其中约有40%-60%的患者,会在动脉瘤出血后的一个月内再次发生破裂,而第二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60%-80%。
目前,对付这种脑内的“不定时炸弹”,施行颅内血栓塞微创介入手术被公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作为国内开展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第一人——二军大长海医院脑外科主任刘建民教授坦言,尽管治疗水平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心中仍有两件不如意的事:一是进口支架一统天下,动辄一辆轿车价格的治疗费用,无法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二是介入栓塞后颅内瘤体对周围神经的压迫仍持续存在,让人难以彻底放心。“我们缺的不是新思路,而是让想法成为现实的有效平台。”
七年前,长海医院脑外科向市科委递交了自主开发颈动脉支架科研项目的申请书,希望能达到医疗费用减半的理想目标。而凑巧的是,这一科研课题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市科委指定由两家合作共同开展科研攻关。科研基金到位后,两方按惯例各行其事。医院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动物实验等前期研究工作,厂方则将生产出满足临床要求的支架交给医生进行临床试验。然而,就在去年双方“顺顺当当”将相关资料递交给国家药监部门申请上市时,却被打了回票,理由是前期动物实验及入组病人不符合相关注册要求。今年,双方只能根据要求将补充材料正式递交。
“这样一来一回,预计上市时间要推迟3-4年。而这其中的问题,出在了双方松散的合作方式,没有真正地做到无缝衔接。”刘建民不无婉惜地表示。
三年前,当刘建民将“变单一的栓塞治疗为血管重建的治疗”理念提出后,在流体力学方面颇具优势的复旦、浙大的研究人员以及在支架研发方面独具优势的微创公司人员“一拍即合”,并且决定分工合作:由复旦、浙大完成数字模拟研究,以确定“颅内血流导向装置”的关键要素——金属覆盖率;微创公司则根据临床需求研发这一新型颅内植入性器械;长海医院脑外科负责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于是,在长海医院脑外科的实验室里,第一次出现了来自高校且跨学科的科研人员;而临床医生也第一次走进了微创公司的研发部和生产车间,对器械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挑灯夜战;每次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微创公司的注册部人员都会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建议。
焕然一新的合作研发模式,取得了令三方备感振奋的“战绩”——“颅内血流导向装置”已有望在明年申请上市。
长海医院院长孙颖浩教授坦言,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临床服务的道路“走得非常艰辛”。长期以来,基础与临床结合不够紧密,更多的是专家之间的自由组合,而许多项目未经过前期严谨的论证设计。正因为这种种原因,我国医学转化效率不够高。有文献报道,普遍的成果转化率仅有8%,也就是说,有90%以上的成果没有被转化,更没有直接让病人受益。“新成立的临床与转化医学中心,将能让实验室与病床快速对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本报记者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