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学发展 系统化 精细化 一体化

2018-12-13 15:15:39浏览:6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未来,医学研究的方向是人——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医疗技术的发展将从“治病”模式

  未来,医学研究的方向是人——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医疗技术的发展将从“治病”模式转向“治人”,医学的目的应该是看人而不仅仅是看病,要治好病人的疾病,更要兼顾病人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发生。

  系统化  始终强调预防为主

  以广州番禺第二人民医院为例,患者来到番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入院的时候都要填写健康调查表,让医生对患者个体情况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医生针对性地制订治疗方案。

  手术前,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肺活量等物理及生化方面的系统检查,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保证手术安全;术中医生借助硬质胆囊镜,运用多种独创手法和专用保胆取石设备,为患者取石、取息肉,清除黏膜上的微小结石、胆泥、黏稠胆汁,恢复胆囊管的通畅,恢复胆囊的形态及功能,再运用超声胆囊镜、染色胆囊镜等先进设备了解胆囊胆汁、胆管胆汁、胆囊黏膜、胆囊壁各层次结构。出院后,还要为患者的日后生活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派专人定期随访。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广州番禺第二人民医院始终贯彻着预防为主的主题思想。

  精细化  完成系列技术革新

  人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物质。揭开其中生老病死的奥秘,实现预防、治疗、康复的完美医学模式,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持续创新,其中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胆囊病研究所、番禺第二人民医院以基础研究为平台,深入探索胆囊世界,揭示了一个个闻所未闻的秘密。2007年,我们首次在内镜下发现了胆囊壁间结石并成立科技攻关立项进行系统研究,成果被专家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重新认识胆囊结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我们首次在胆囊结石及胆囊胆汁中发现华支睾吸虫卵,这一研究成果为胆囊结石的成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2010年,运用先进的可放大100万倍的电子扫描镜,我们的研究人员发现华支睾吸虫卵表面为网状结构,并通过特殊染色发现虫卵周围附着一层半透明的不明物质。可以说,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将可能对胆囊结石的形成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对胆囊疾病认识的深入,我们探索出推、挤、压、撕、撑、冲、吸七种独特的取石手法,并开发了胆囊黏膜固定技术。利用国家专利设备胆囊小结石吸取箱吸取沙洋结石,运用超声胆囊镜技术准确了解胆囊壁各层次病理变化并能初步诊断胆囊息肉及肿瘤的性质,运用染色胆囊镜技术更容易发现胆囊黏膜早期病变和微小病变,以及完成碎石、止血等一系列技术的革新,预示着精细胆囊外科时代的到来。

  未来外科学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机器人、纳米、光导纤维、影像学、计算机组成的分子外科学基础之上的,随着外科诊疗技术不断前移,手术也将越来越精细化、微创化、人性化。

  一体化  医工贸新模式促研发

  所谓医、工、贸结合是指把医学、工程学、贸易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上进行协同与集成,以项目、资金为纽带,以多赢或互赢为机制,建立创新联盟,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医、工、贸结合是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必由之路。

  2008年,我们提出医工贸结合发展的新概念。如今这一模式已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规划中的医工贸结合试验基地的建设将于2011年动工。该试验基地的建设将会在广州番禺形成有规模、有话语权、掌握信息流、较为完整的中国医用内镜(硬镜)产业园。截至目前,我们成功申报了170项国家专利,已有5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其中85%的专利已转化为产品。我们创建的由中国医生独立研发、10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系列医用内镜,镜下视野开阔、图像稳定清晰,可广泛用于普外、神外、骨科等多个专科。医工贸结合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为医院创新、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合格医生 无价之宝

上一篇:

流产后规范服务 医生应唱主角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